党中央国务院 :保护 企业家财产权、经营权 营造企业家成长环境 弘扬企业家精神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
中央首次出台文件聚焦企业家精神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安蓓、陈炜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25日正式公布。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党中央、国务院从新时期国家战略出发,对激发与保护企业家精神提出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意义十分重大。针对企业家关注的突出问题,意见提出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加大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对企业家的培训力度等一系列实质性措施。意见用36个字对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出要求,即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意见强调,要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提出加强对企业家优质高效务实服务,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以及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当前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这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问题导向、回应企业家期盼的必要举措。中央发文给企业家吃“定心丸”9月25日,一篇7000字的文件在企业家圈子里激起千层浪。文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出。新华社称,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意见》让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 “心情难以平静”。他回顾自己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野蛮生长”,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鲁冠球撰文称,“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一句,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是社会认知的导向,是企业信心最有效的修复,对企业家群体力量的崛起,激发更多人的创业创新积极性具有持久意义。当然,也有企业家表示,中央首次发了这份重要文件,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当前企业家精神需要保护、需要弘扬。发改委也提及“当前,部分企业家实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意愿减弱”。《意见》开篇就提到“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可谓给企业家吃“定心丸”。其中有两点值得留意:一是及时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二是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除了产权,经营权无疑是企业家最关心的另外一个权利。中央文件也明确,企业家依法进行自主经营活动,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不仅要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还要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除了法治环境,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也是政府目标之一。《意见》的亮点是,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依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在中国,政商关系向来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地带,从王健林“我亲近政府,远离政治”到马云“我随时会把支付宝献给国家”,何为“亲”“清”型政商关系,终于在《意见》中得到明确。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要坦荡真诚同企业家交往,树立服务意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同企业家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在营造社会氛围上,为了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将推行监管清单制度,清除多重多头执法。在政府重大经济决策时,会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意见》表示要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政府和全社会对企业家最大的尊重、最好的关爱莫过于为他们营造干事创业、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而《意见》从9个方面提出的27条具体措施,无疑是对企业家信心最有效的提振,将大大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精神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了适当的载体,就可以转化成强大的力量。对于企业家及一切有志于创业创新的人来说,《意见》就是载体,这种时代契机,谁都没有理由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