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若林克彦钻研二十年发明永不松动螺母
来源:国民内参 发布时间:
资本金:1000万日元员工:49人楔子与锤子二合一的螺母“Hard Lock螺母”的构思十分简单,就是在螺母与螺丝之间揳入楔子以发挥防止松动的作用(图1)。但是,若在施工现场将楔子一一揳入要使用的螺母,则既没有效率也不现实。怎样才能使螺母具备有楔子的功能呢?若林进行了一番冥思苦想。他想到的方法,是在一个螺丝钉上使用呈“凹”“凸”形状的两种螺母。下方呈凸状的螺母,在加工时中心稍许错动(偏心加工),起到楔子的作用。上方呈凹状的螺母,则不作偏离中心的加工(圆形加工),于是形成了锤子揳打楔子的功能。(图2)这样的两个螺母合二为一,松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螺母改变了人生若林与螺母结缘,是在1961年大阪举办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当时他还是个公司职员。作为样品他带回了“防反转螺母”,那是用不锈钢钢丝做卡子来防止松动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能做得又简单又便宜吗?”若林从此开始了苦心钻研。不久他想出了用板簧卡住螺丝钉螺纹的方法,试制品发挥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若林为之取名为“U螺母”,并于1962年与弟弟等3人成立了生产销售公司。其后的约10年里,事业发展顺利,但随之却遇到了新的难题。虽说是“不松动”,但用于凿岩机、打桩机的“U螺母”,在反复不断地受到强烈冲击后,还是出现了松动现象。随着产品的大量上市,客户的不满也随之增加。一心想“发明永不松动螺母”的若林,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1973年底,若林在路经自家附近的住吉大社(大阪市住吉区)时,仰望入口处高大的牌坊,脑中突然闪过“揳进那种楔子就不会松动”的念头……。他立刻动手,在螺母和螺钉的缝隙中打进揳子,结果可谓“正中下怀”。从熟悉的神社得到启示,若林说:“这或许是天启。”成立Hard Lock工业若林坚信“Hard Lock螺母”的成功,并决定为其豁出一切,于1974年成立了现在的公司。他将“U螺母”事业几乎无偿地出让给了公司的有关人员。至今“U螺母”仍作为与“Hard Lock螺母”相匹敌的竞争商品,畅销于市场。“Hard Lock螺母”于1976年被日本关西的私营铁路大企业采用,专门用在电力设备上,此后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NA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标准)振动试验中,“Hard Lock螺母”也显示了不凡的成绩。虽然在价格上比一般螺母高出4到5倍,然而一旦拧紧就无需维修,可以节省庞大的保养检修费用。迄今为止,“Hard Lock螺母”已被澳大利亚、英国、波兰、中国、韩国的铁路所采用,台湾的新干线(台湾高铁)也保持了开业以来无人身事故的记录。BBC(英国广播公司)在验证2006年英国国内发生的铁路事故的纪实节目中,介绍了“Hard Lock螺母”的有效性,此后,该国的铁路部门当机立断,全面引进了“Hard Lock螺母”。除了铁路外,世界最长吊桥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世界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东京天空树”、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台、海洋钻探机等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Hard Lock螺母”。来自飞机制造商的交易发明家若林在“Hard Lock螺母”扬名世界的今天,仍然埋头于技术革新,相继开发出提高操作效率的“单一螺母”、防止轴承松动的“轴承专用螺母”等新产品。此外,他们目前还在与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商美国的波音公司、欧洲的劳斯莱斯公司进行交涉,开发用于飞机的轻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