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弘扬爱国精神 增强国家观念

子河汊大捷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几年,宋朝的主要精力在统一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对北汉和契丹没有采取什么大的军事行动。南方基本平定之后,宋朝廷即把精力放在了平灭北汉和收复燕云方面。969年、976年、979年太祖太宗三次进军北汉,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六月攻克太原,刘继元投降,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被平灭。北宋君臣完成了所谓统一大业。这期间府州折氏家族从宋朝建立伊始,便归顺了宋朝,折德扆(从阮子)、折御勋(德扆子)、折御卿(御勋弟)相继知府州,多次出兵援助朝廷,击退进犯府州的北汉兵。甚至宋太祖赵匡胤第一次亲自带兵征战北汉时(976年),折御勋带府州兵亲自去太原谒见,援助太祖。
  平灭北汉的胜利,宋太宗当然十分高兴。胜利之后没有进行必要的整顿休养,便下令乘胜进军河北,企图一鼓作气,收复燕云,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开始的战况尚属顺利,所至守军望风归降,当地百姓欢呼高兴。但是宋军远来疲惫,不习水土,不谙地理,六月份出兵,七月份便大败于幽州城东郊的高梁河(今北京市前门外至左安门一带),不得不收缩军队,退回范阳。《宋史》和《辽史》对这一战役都有记载。《宋史·卷4太宗纪》:“六月甲寅,以将伐幽、蓟,遣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赴北面行营。庚申,帝复自将伐契丹。……秋七月庚辰,契丹建雄军节度使,知顺州刘廷素来降。壬午,知蓟州刘守恩来降。癸未,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甲辰,班师。”
  《辽史·卷9·景宗纪下》:“六月,刘继元降宋,汉亡。甲子……宋主来侵。丁卯,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肖讨古,乙室王撒合击之。战于沙河失利。己巳,宋主围南京。……秋七月癸未,沙(耶律沙)等及宋兵战于高梁河,少却。休哥(耶律休哥)、斜轸(耶律斜轸)横击,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甲申,击宋余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高梁河之役是北宋建国后第一次与契丹正面的较大的交锋,交锋的结果,宋军大败。高梁河之败打破了宋太宗速胜的美梦,也给整个北宋抗战罩上了阴影。
  辽乾亨四年,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九月,辽景宗病卒于焦山(今山西左云),其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圣宗。这时耶律隆绪年12岁,其母萧太后摄政。宋朝君臣认为辽国“母寡子弱”正是兴兵北伐收复燕云的大好时机。在一群抗战派将臣们多次上书的情况下,雍熙三年(契丹统和四年,986年)正月宋太宗下令北伐。这就是雍熙北伐。这次北伐,分兵三路。东路曹彬、崔彦进、米信去雄州(今河北雄县),中路田重进出飞狐(今河北之来源),西路潘美杨业出雁门。宋军出动之初,三路军队节节胜利。曹彬一路收复了涿州,田重进一路收复了飞狐、灵邱、蔚州,潘美杨业一路收复了寰、朔、应、云四州。但是,东路军在取得初胜的情况下,冒险轻进,粮草不济,被耶律休哥所败。曹彬、米信带少数人骑逃回子州。东路动摇,全线牵动。不得已太宗命西路潘美杨业掩护寰、朔、云、应四州人民内徙。命中路田重进率军退定州。在退却过程中,号为杨无敌的捍边将领杨业被辽将耶律斜轸所俘,杨业不食三日而死。浩浩荡荡的雍熙北伐以全面退却,丧师失将而结束。自此之后,北宋一代对辽再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进击。至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投降派占了上风,整军北伐收复燕云仅仅成为一部分抗战派将领和广大沦陷区人民的幻想了。但在黄河西岸的府州,抗击契丹,保家卫国的旗帜却继续高擎。高梁河、雍熙北伐大败之后,府州军民却在折御卿的领导下了取得了子河汊大捷。
  折御卿是折德扆的二儿子,其兄折御勋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入朝京师,改徒泰宁军节度使,御卿以闲厩副使知府州,时年仅十九岁。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折御卿率府州兵过河协助。先破岢岚军,擒北汉军使折令图,继克岚州,杀定州刺史霍翊,擒马延忠等七名将领。淳化五年(994年)被拜为永安军节度使。
  至道元年(995年),契丹大将韩德威率一万多契丹军队,诱合党项罗郎威族十六府大首领马斡,自振武(今内蒙和林格尔)出发,进犯府州。契丹军从山峡小路进犯,阴谋偷袭。折御卿派人侦察,完全清楚了敌人的意图。敌军的优势是人多势众,我军的优势是熟悉地理,折御卿采取避其锋芒,邀其归路的战术,当敌军无所获而退兵之时,设伏兵断其归路,纵兵大击。契丹军队在突然打击下,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自相践踏,坠崖谷而死者甚众,杀死5000多人,其中有名号的军官就有20多人,缴获战马千匹,其它物资无数。统兵大将韩德威“仅以身免”,折御卿带领府州军大获全胜。子河汊一战,从规模而言尽管不大,契丹投入兵力万余,折御卿仅有数千人,但是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首先是保住了麟、府二州。麟、府二州地处宋、契丹、西夏之交,是河东地区深入契丹、西夏的桥头堡。长期以来,契丹一直图谋占领麟、府,控扼西北,对河东地区形成钳制之势。子河汊一战,契丹的进犯阴谋完全破产,不仅保住了麟、府二州不受蹂躏,更主要的是使契丹由西北进犯中原的战略计划成为泡影。所以,当太宗听到战胜的消息后,异常高兴,专门派使者到府州慰问嘉奖。事实上自子河汊大捷之后终宋之世,契丹再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进犯。
  第二是震慑了契丹当局。高梁河之役,宋军大败。雍熙北伐,又是全线而退。连号为无敌、与契丹角逐三十多年的杨业也死在战场上。在契丹人的眼里,宋朝既无能又无人,实在是软弱可欺,任由宰割。府州子河汊一战,虽不能全雪前耻,但对契丹是一个极大的震慑。率兵进犯府州的是契丹大将韩德威。韩德威,在契丹可谓勇武兼备,功劳卓著。韩德威的祖父叫韩知古,蓟州玉田人。耶律阿保机掠蓟州时被契丹所获,时年六岁,一直在契丹营中长大。因其善谋有识量,受到信任,参与军政大事,尤其是契丹建国之初礼议制订多出自其手,是契丹佐命功臣之一,总管汉人事务。韩德威的父亲叫韩匡嗣,在景宗时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在契丹也是权势炙手可热的人物。韩德威的二哥韩德让更是权倾契丹。979年宋太宗亲自带兵出师北伐,屯兵于辽南京(今北京)时,守城将领正是韩德让。高梁河之败韩德让坚守城池,在辽功劳是相当大的。景宗病死,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受遗命立耶律隆绪为帝(辽圣宗),二人分任南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死了之后,韩德让以南院枢密使兼北面枢密使,总管契丹、汉人两院事,权位仅次于帝后。韩德威本人也是功高权大。党项族进犯契丹,韩德威“一剑却之”,契丹皇室赐剑给他,并许便宜行事。镇守西京,招降西夏李继迁。甚至抗辽有功,号为“无敌”的杨业也曾败在其手下。而就是这样的人物,竟然以万人之众惨败在了仅有数千人马的折御卿手下,这一事实极大的震慑了韩氏家族,并进而震动了整个契丹。宋朝并不全是软弱可欺的,敢于抵抗,英勇善战还大有人在。折御卿子河汊大捷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