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将门世家折家将的故事----折可适威震西夏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折可适(1049—1110),字遵正,北宋名将。从阮五世孙。十六七岁从军,征战40多年,与夏军交锋几百战。其墓志铭曰:“四十余年,无一日不在兵间,每战必克,屡立奇功,恩威并行,诸将无复居其右。故能被遇上主,秉旄仗钺,专制一路。既去复来,迄终于位。兵民怀之如父母,朝廷倚之如长城,信一时之豪也。”(一)初露才华可适幼年时,身体特别羸弱,几不能胜衣。独千牛识之曰:“奇儿也,后来易量。”成年后果然耸拔绝类,沉厚有智略,敏决而断,以功名为己任,骑射技艺不专学而能。郭逵任鄜延路经略使时,见可适而赞叹说:“真将种也。”于是举荐他,试其艺于廷中,补任披带班殿侍,正式任命他为鄜延路经略司准备差使。一次随鄜延路副使种谔出塞,遇敌于马户川。西夏骑将轻其年少,可适冷静应战,毫不示弱,即绰枪跃马邀与角斗,竟斩获其首,获其所乘白马。进葭芦川,有大俘获,遂有名于行伍间。夏人呼之为“小折将军”。元丰四年(1081)宋军五路伐夏,折可适为鄜延副军,约定五队大战于三角岭(陕西佳县北),收复米脂城,获级众多,自安定(今陕西子长)护送粮草赴前线,败夏伏兵于蒲桃山。元丰五年(1082)随沈括部将从曲珍征金汤城(今陕西志丹县)白豹,战六掌平,下葭芦(今陕西佳县),入义合,都率先攻克,擢为环州洪德寨(今甘肃环县西北洪德寨)主。(二)大败国母元祐六年(1091),夏人屯兵5000于尾丁硙,可适率兵6000潜入其境。可适用计谋将敌守烽火人呼出尽斩之,烽火不传,趁机进军袭击,大破尾丁硙,斩获万计。回师过柽杨沟,可适下令,“第三沟下营。”众军都说:“日方午,到汉界还有300里,不即归有危险,可适笑而不答。精选士兵临沟持满弓箭,调遣劲旅占据山的西部。夏军果然尾随其后,与宋精兵相遇。山西部骑兵趁机出击,夏军腹背受敌,受到宋军狠狠打击。夏军受挫败不甘心,又举兵力卷土重来。可适提兵8000人,自后楼铺与游骑相会合,转战至马岭。可适预计夏军未能深入,于是取道别的路直奔洪德,拦击夏军归路。派遣20骑驻扎肃达,率大军进入洪德川设伏等待夏军。伏击战打响,突如其来的猛攻,使夏前军已乱成一片,后军被派去的宋军在肃达所控制,马匹车辆不能行走,互相践踏坠崖死者不可胜计,辎重尽弃,夏军损失惨重,就连国母梁氏只能带少数随从逾山而逃,仅以身免。此次战役后,可适被提拔为环庆兵马都监。移泾原第三将,擢知宁州(今甘肃宁县),又改岷州(甘肃西和)知州兼安抚。可适威震西夏的威名远近传颂,至此夏军只要知道可适镇边,他们就不敢进犯。(三)智取天都山嵬名阿埋、昧勒都逋二人,在西夏都有很大权势,而且为人狡猾,甚有智略。朝廷信任可适与夏军作战的智慧和策略,命令他设法图取。恰逢此二人以放牧为名,深入宋境,其意在侦察宋军可袭击时机。可适得知情报后,将计就计,以其所部兵分二路,选择半夜出兵包围其驻地,偷袭敌营。寇不及知,夜入其室执之。俘其家属,部族三千余人,乘势占领了天都山。可适对其以上恩慰谕,皆许诺不杀。登记物资所得十余万计。宋哲宗亲临文德殿,接受百官祝贺。即日遣中使赐可适袍带兵器,并以内库白银衣币造册登记,奖赏将士。此役为宋夏战争史的转折点,所谓“平夏之败,夏人不复振。”并将天都山改为西安州。天都山(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是西夏李元昊原行宫。哲宗下诏,委任可适经营此地。可适连接秋苇川,南牟一带,以秋苇为寨,南牟为州,诏以寨名临羌,州名西安,而以可适知州事兼安抚使。可适在州七年,政绩颇丰,减轻当地老百姓负担,深得老百姓拥戴,百姓皆效死力,以捍卫边境,累迁引进客省使,正为和州防御使,进明州观察使,为泾原路副使、都总管。(四)名将轶事边帅钟传巡视边境,被敌军围困,可适派遣骑兵前往营救,脱险而归。钟传决定出兵攻占灵武,环庆也表示愿意出兵,朝廷命令可适带领一万骑兵出征,很快逼近灵州川。西夏居住在城外的百姓扶老携幼,夜间涌入州城,第二天仍俘获不少。因为庆州兵马一直未到,可适也就撤兵回来。哲宗命令他入朝,问他钟传占领灵州的计划是否妥当,可适回答说:“攻城不难,但守城不易,应当先求削弱敌人,等我方势力稳固之后,再攻取也不为晚。”哲宗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进封可适武安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都虞候。 可适在泾原任上,坚持步步为营的对夏政策,修筑磨多隘,朱龙、乌鸡,三岔,减井子五寨以控边界。又展拓西安州,增置安戎寨,扩大平夏城以为中坚。在经济上,继续坚持减轻百姓负担政策。开怀德、安兴,定戎盐池,岁得盐70万石,以盐业之利支持军事费用。百姓不知其役,而军事设施已全部完工,在任期间,两次被皇上手诏褒谕。大观二年(1108年)拜淮康军节度使。同时代吏部侍郎张舜民在其七绝诗中写:“尽歼洪德几擒妪,自拓天都便偃民。”朱琳在《挽折可适经略》赞颂他攻取天都,经略泾原的丰功伟绩时写道:“笑取天都催右臂,坐安陇渭肃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