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弘扬爱国精神 增强国家观念

杨家将VS折家将:谁是北宋第一名将世家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一说到宋代的武将家族,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北宋的杨家将。在民间传说里,杨家将简直就是忠义的代表、战神的化身,宋代第一武将家族印象根深蒂固——除了世代忠烈为国守边之外,还有一门女将,在国家存亡的生死关头挺身而出,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然而,如果你对宋代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话,你就知道,杨家将的故事,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源于生活而远远高于生活”的演义故事。
  在各种演义中,杨家将七代忠烈,封王封侯,家族中名将云集。可惜,在《宋史?杨业传》中,杨家满打满算才四代。
  第一代杨信,后汉麟州刺史,大约相当于陕西榆林神木县官员,其实际控制的区域要比如今的神木县稍大一点点。
  第二代杨业,也就是各种戏曲话本中的杨令公,先为后汉效力,跟契丹打仗多年,博得了“杨无敌”的名声。后来跟着刘继元投降了赵光义,深得重用,但是还没重用到一家独大的地步。
  在雍熙北伐中,杨业担任潘美的副手,结果因为潘美用兵失误,杨业的儿子杨延玉战死,杨业被契丹活捉,绝食而死。
  第三代,杨业的儿子不算少,除了战死的杨延玉,还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以及大名鼎鼎的杨延昭。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都得到了封荫,但唯独只有杨延昭一人有些功绩和名声。不过也仅仅是“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而已,官职并不高。是不是觉得很失望?
  别着急,更失望的是第四代。杨业的儿子多,按理说第四代应该是人才鼎盛的时候,但是只出了一个杨文广。杨文广曾跟随范仲淹和狄青出战沙场,可最高职务也是做到了跟父亲杨延昭一样的级别。
  杨文广曾经给宋英宗献过一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作战计划书,可是计划书还没送到皇帝手中,杨文广就去世了,连享年多少岁,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杨家将VS折家将:谁是北宋第一名将世家
  连环画里的穆桂英
  杨文广死后,杨家将再无声息,这么多男儿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再无传记。至于杨宗保,史书上查无此人。穆桂英呢?更是“历史演义人物”,是虚构的。杨门女将呢?也属于文学创作。
  杨家将VS折家将:谁是北宋第一名将世家
  折家将
  但是,杨业的夫人佘太君,是真有这么一个人。
  她不姓佘,而是姓折,她家才是正儿八经的武将世家、八代英烈,从五代开始到南宋初年,一直捍卫着中原地区的西北门户,尽最大可能把契丹、西夏和生羌(没有归顺朝廷的羌族部落称生羌,与之对应的称呼是熟羌,没有歧视意味)拒之门外。
  杨家将VS折家将:谁是北宋第一名将世家
  影视剧里的佘太君
  宋太祖赵匡胤武将起家、兵变夺权,对这种武将家族极其忌讳,但是依然对折家“大开绿灯”,允许折家世袭官职,在西北享受特权。《宋史?折德扆传》这样评价折家:“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
  折家是云中人,就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提到的“云中”,现在的山西大同。简单梳理一下折家将的世系表,你就知道这一个家族的战斗血脉有多厉害,堪称大宋的“西北长城”。
  第一代,五代名将折从阮,自后晋、后汉、后周以来,一直为中原政权镇守西北,屡败契丹。
  第二代,折德扆、折德愿兄弟,归顺大宋,屡建战功,尤其是折德扆,少时从军,以勇猛善战知名。有一个可信度较高的说法是,折德扆的女儿嫁给了杨业,成为了杨家将中佘太君的原型。
  第三代,折御勋、折御卿兄弟,在与契丹的作战中极其勇猛,曾大败契丹大将韩德威,斩首五千余级,韩德威“仅以身免”。
  第四代,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三兄弟,折惟信、折惟昌皆战死沙场,折惟忠亦死于永安军节度使任上。
  第五代,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都是抗击西夏的名将,和李元昊血战多年。
  第六代,折克行,随种谔大战西夏,“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
  第七代,折可存随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折可适随种谔征战,曾大破十万羌夏联军。
  第八代,折彦质率军十二万大战金军,后随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余年,终于转成文官,自此折家再无名将。
  杨家将VS折家将:谁是北宋第一名将世家
  为什么杨家将名气更大
  现在问题来了,这一家子人很明显要比北宋杨家的四代人要厉害太多,无论是战功还是官位,都更为显赫,即便点人头,折家也要远胜杨家。为什么折家的名气会比不上杨家,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庞大的一个武将家族存在呢?
  问题很可能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同情冤死者。杨业和折德扆都是一代名将,折德扆还是杨业的老丈人,但是折德扆是病死在任上,而杨业却是被潘美的用兵失误连累而死。按照文学创作传统来看,杨业这个人物的故事性肯定要比折德扆的故事性要强,更有传播的优势。
  二,折德扆离北宋都城太远。折家世代在西北边陲驻扎,虽然有时候可以享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特权荣誉感,但很难跟京城的知名人士结交,一家子都是武将,朝中无人帮他们说话。
  三,折家在西北势力太大而不敢宣传。尽管赵匡胤允许折家世袭武将,但是折家人还有这点政治敏感,知道宋朝皇帝最忌讳的是武将拥兵自重,所以他们知道只能低调自保,生怕惹恼了皇帝。赵匡胤说过不杀谏臣,可从来没说过不杀武将,这根红线,折家人心里是清楚得很的。
  四,折家出过一个叛将,就是第七代的代表人物折可求。在靖康之变中,他被金兵从太原打回老家府州,金兵挟持他的父亲、儿子和族人要求他投降,折可求无奈之下终于投降金国,最终被金人毒死。从宋朝的角度看来,这可以说是一个致命的污点,败坏了整个家族的名声。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