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弘扬爱国精神 增强国家观念

就陕北长城沿线开发旅游业的潜力谈府谷县地方文化中丰富的历史资源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3、马占山将军在哈拉寨的抗日事迹。
  1939年,马占山将军经延安返回榆林时,毛主席亲自单独接见了他。在招待晚会上特别挂出“欢迎‘九·一八’打响第一枪的民族英雄马占山”巨幅横额。抗战八年,马占山带领挺进军驻守府谷北到绥包河防一线,先后对敌作战30余次,所部骑六师师长刘桂五将军也是一位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挺进军在哈拉寨修的“忠烈祠”内,曾供奉着这位抗日烈士的牌位。
  挺进军在哈拉寨驻军八年中,不仅“抗日作战”老百姓有目共睹,而且稳定了当时伊克昭盟东西两协里(蒙古王爷集团势力)之间发生的企图投降日本的举动。他曾亲自出马带领慕亚新的骑兵迫使祁子英给祁治国交了扎萨克印信,安定了准葛尔王府的局势,使祁子英终究没有敢于投敌而轻举妄动。
  笔者从《府谷文史资料》第五辑上看到韩英对挺进军当年在哈拉寨的《忠烈祠、秀芳楼、育婴堂》的介绍和《榆林文史资料》第五辑,史书博的《马占山将军在府谷·榆林片断》两文后,曾亲自到哈拉寨进行过专门走访。见到了这些抗日踪迹的残存,看到了纪念碑上边有时任八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将军所题“浩气长存”,榆林邓宝珊将军所题“碧血有痕留战垒,青山无语拜碑亭”的亲笔题词。所有这些抗日遗址足迹,都不仅仅是对马占山将军抗日的功绩记录,也是府谷县可贵的抗日文史资料。类此实物遗存,都是府谷黄河文化的闪光点,一旦被开发,何愁旅游人不来,更不必耽心爱国者的注意力不到。
  四、珍惜、保护、开发资源,服务社会
  以上史实说明:府谷既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融合中出现的古老城镇;也是唐宋以来麟府折氏家族数代“折家将”抗击外侵,长期驻守的边城;府谷更是现代革命中“神府根据地”的组成部分。社会性的民族融合文化,家族性的爱国保家传统文化,与独特性的抗日河防保卫战的黄河文化,是府谷地方文史方面的三个重要的基本元素。如此丰实的文化资源,潜载地储备于榆林长城东段,为开发地区的旅游文化事业,具有无可争辩的实存。府谷县有理由珍惜它,保护它,开发使用它。
  不过事物发展,总是很少风平浪静。办好事也不一定完全被人理解。必需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排除干扰,把实实在在的民生业绩摆放在世人面前,才能取得社会认可。时下,府谷同样在党和政府关怀下,拥有开发旅游文化的“天时”;府谷地域经济的飞腾,亦具备了保护和开发地方文物古迹投资实力的“地利”;另外还有个关键性的问题,这就是需要实现大家在认识上,行动上一致的同心同德的“人和”。并且从开发的起手就该“软件”、“硬件”同步一齐上,光靠“纸上谈兵”不行。
  另外,各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要开发某一项目初起时,势必吸引来很多视线的关注和专业寻找个人利益之辈的投奔。所以,我们先从理论上探讨一下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强度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家学者们的共同议定,无疑会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增加我们的投入信心。然而,事业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实事求是”,只能是足踏实地的克服困难前进。望想单凭学术权威之口的决断和技术人员们的设计,就不动砖瓦地盖起一座大楼来不可能。其结局,往往会禁固于评头论足地摇摆在无止尽的漫长“争议”中。甚至,拖延为原本是在你影响下的别人才开始行动,可“当人家南海归来,大庙竣工之时”,你却还在原地踏步。因为成功的“专利”只有是“实际”动手,绝不是耐心地等待。办大事,一帆风顺总是不多。府谷开发旅游业,也不可能没有点儿困难。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排除干扰、坚定信心”。
  从传统文化方面看,府谷将要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对“折太君”是否存在于史的“说三道四”。杨业妻折氏,就因为历代艺术家为了宣传“杨家将”,把她“加工塑造”成“杨门女将”中的领军人物“佘太君”,这就有人图谋标新立异显示自己“了不起的伟大”,把对“佘太君”的“包装”硬塞进“折太君”的档案里来,以假乱真作依据,说杨业妻“折太君”历史上“不存在”。或者还有人说“折太君”无书可考。还有人因为丰州王承美妻也姓折,说成杨家将中的杨业妻不是折太君。再如被视听观众议为“吹牛专家”的某个人,连“杨家将”是怎回事也没搞清楚,就大谈杨家的历史事,说“穆桂英是杨文广的妻子,不是他的妈。”以专家身份用戏曲中的情节人物当做历史人物“慕蓉氏”来考证历史,实属“儿戏”。
  面对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尊重研究“杨家将”问题的老前辈余嘉锡先生在他的《论学杂著·杨家将问题考信录》中,以及其他有关史籍中,那些有史有据地说明府州“折德扆女是杨业妻”的论证。至于那些说:“杨业妻不是折太君”,实在情理不通。杨业妻为什么不能姓“折”?“太君”是当时对有身份女人的尊称,跟今天称“女士”同。杨业妻姓折,被称为“折太君”有什么不可以。至于戏剧中的“佘太君”那是塑造人物,古人怎么描绘,现代人如何“包装”,都是艺术家的心事,或把谁的经历拉给“佘太君”,那都与历史人物“杨业妻折太君”不相干。神府二县的地方《史志》也是史籍,怎能说无书可考。古州近邻,两世家相依结盟共存,儿女结缘,史有记,地方遗迹实存。我们不能对十分明朗的史实“不敢决断”。其实这既不是谦虚,也不是谨慎,实际就是故弄玄虚的误导。古往今来,同名同姓者万千,何能以姓而定这个人“不是谁”或“就是谁”。丰州王氏也娶回折氏女本属平常事。折氏数代人不会仅生杨业妻一个女儿,且只跟杨家交亲。可见类此“权威”之言,也该进行分析。勿忘了,只有“实践”(本身包括着“实存”)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理解,至今还小心翼翼地说他“倾向于杨业妻折氏之说”的慎言。可我则以上述理由为据,抖胆地坚决认定:“杨业妻就是折太君”。历史就是历史,不是由谁说了才算。这里我只希望我们首先应该排除干扰,坚定信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