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河南:官员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应付检查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
  原标题:(新华时评·扶贫与作风)脱贫工作容不得“装儿子”式虚浮造假
  脱贫工作容不得“装儿子”式虚浮造假
  50多年前,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雪夜探访贫困百姓,一句满含深情的“我是您的儿子”感动了全国人民。在脱贫攻坚的今天,却有个别干部为应付脱贫考核,到贫困户家“装儿子”骗成绩、造假象,不仅伤了老百姓的心,更可能误导脱贫奔小康的政策制定。
  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不仅被抓了个现行丢了脸,更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真心。
  在脱贫攻坚的当下,仍有如此赤裸的造假行为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假儿子”口中岂会有真话?如果任其胡为,结果只能是“假脱贫”遮住“真穷根”,向上传递出错误的信号,使精准脱贫失焦,侵害群众根本利益。
  脱贫造假暴露出的是干部的作风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心中没有民,肩上没有担,把脱贫致富的国家政策当儿戏,全然不顾党的嘱托,不顾人民的期盼,不愿用真心、下苦心带领贫困人口致富,凡事搞形式、走过场,投机取巧、应付了事。对这样的干部绝不能姑息迁就。
  脱贫攻坚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过细工作,注不得半点水分。脱贫攻坚要见实效、出成果,需要每个党员干部全心投入,尊重科学规律,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规划践行落实,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绝不能为了成绩、考核,虚浮造假搞猫腻。少一些虚浮造假,多一些真诚为民,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才会进展得更加顺畅。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