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见义勇为

美式全民慈善文化



来源:远方  发布时间:

从感恩节到圣诞节,一直到新年,这段时间在美国被称作是“节日季”(HolidaySeason)。感恩节、圣诞节是美国人的家庭团聚节日,很像我们中国人的中秋节和春节。感恩节第二天“黑色星期五”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疯狂购物日。可以说,节日季是一段美国人吃喝玩乐、尽情享受的时光。

  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会把节日季当作是一个了解美国文化兼放松享受的好机会。去美国人家做客、到各处旅游、与朋友同学办party、去血拼(shopping),这些都是留学生节日里的主要“日程”。

  其实,在节日季里还有这样一件事,它能帮助留学生更多地了解美国文化,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那就是做慈善,因为这是美国人节日季里的一项重要内容。

  (圣诞节前举办的慈善募捐长跑活动)

  慈善,听上去像是个“高大上”的主题,这里我们不去探讨美国慈善的历史由来和深刻意义,也不去讨论巴菲特、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亿万富翁们耀眼的捐款事迹,我们只谈普通百姓的草根慈善之举。全美的所有慈善捐款中,来自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的仅占15%85%是民众个人捐的,其中又有70%来自普通百姓。虽然美国人寅吃卯粮,负债享乐是普遍现象,但他们仍然保留了对名目繁多的募捐活动的热情,甚至那些低收入的人也是如此。而很多人的慈善行为又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在美国,做慈善不仅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更是一种以家庭、个人为载体,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民行为。很多人从小看到别人做慈善,或是接受过慈善团体的帮助,耳濡目染,把“乐善好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比如说做义工,大部分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有参与,名牌大学在录取时还把这当作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用它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有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而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义务地在小学校、图书馆、医院里为他人服务。

  有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现在成年人口中有近一半人志愿捐献他们的业余时间,每年捐赠的总额达到200多亿小时,这相当于1000万人全职干上一年,而如果按平均工资每小时10美元计算的话,则价值约为2000亿美元。全美有超过89%的普通家庭在为约100万个慈善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捐助,可以说,做慈善在美国是名副其实的“全民运动”。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