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辽宁鞍山特大婚恋交友诈骗案 涉案金额超千万



来源:北方晨报  发布时间:
  在这些信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大表格,各个窝点蹲守的警力、窝点内人员数量及活动规律都一清二楚,而且实时更新。每天,支队长王洪灿和专案组主要成员都要根据这张告示板上的信息来研判犯罪团伙的作案规律及行动轨迹,可以说,这是一张案件进展的“晴雨表”。其中的信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被要求严格保密。
  所以在案件侦破后的采访中记者才第一次见到这张告示板,其中最让记者不解的是,在警方布控的60个窝点中,每个窝点里都有一到两名女性成员。后来才知道,这些女性成员在诈骗实施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靓丽女友”其实都是大老爷们儿
  根据专案组先期掌握的33个窝点情况,专案组发现,盘踞在我市的这些电信诈骗团伙成员全都是外地人,这些人大都从事过违法传销活动,所以这些人组织结构严密、核心人员固定,参与人员众多。
  过去,这些人通过在亲属、同乡、同学、好友等人群中发展下线完成传销业绩,当发展下线遇到困难时,便利用QQ、微信、婚恋网站、手机婚恋软件以婚恋交友方式实施电信诈骗。
  该犯罪团伙惯用的作案手法为:由男性成员伪装成年轻女性通过婚恋软件注册虚假婚恋信息,主动或被动添加陌生男子为好友,通过聊天获取受害人信任后,这些“年轻女子”则提出进一步发展恋爱关系,受害人深陷“热恋”迷局后,“女友”便提出见面但无路费、手机无话费、手机丢失、车票丢失、亲友突然患病急需费用等理由向受害人“借款”或直接要求受害人给予资助,进而完成诈骗行为。
  在实施诈骗过程中,他们有明确的分工,男性成员中除了几人负责“男扮女装”聊天外,其余的则有的负责利用软件PS图片,有的负责取款。骗取钱财后,他们并不是私自分配犯罪所得,而是向类似于传销组织层层上交,再由组织以业绩提成方式按比例、级别将犯罪所得“奖励”给各小组,各小组头目再“奖励”各组员。该犯罪团伙的诈骗手段、组织管理模式、分赃方式与电信网络诈骗团伙高度一致。
辽宁鞍山特大婚恋交友诈骗案告破 涉案金额超千万
  抓捕前集结的警力和车辆。
 
辽宁鞍山特大婚恋交友诈骗案告破 涉案金额超千万
  李超局长亲自指挥,详细了解抓捕方案。
 
辽宁鞍山特大婚恋交友诈骗案告破 涉案金额超千万
  周密部署行动计划。
  【第二章:亮剑】
  骗子擅玩心理战
  反侦查能力堪比“特工”
  组织的严密性超过传销组织
  随着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前期的侦查摸排工作也基本结束,如何收网成了专案组需要面对的“难题”。
  “该犯罪团伙组织网络严密、活动地点隐蔽,具有多层级、跨地域、单向性特征。”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正玄回忆,在确定收网行动的会议上,不少专案组成员都表示这是一块“不太容易啃的骨头”。
  因该犯罪团伙以曾经的传销组织为依托,因此在组织结构、活动地点方面具有典型的传销组织特征。该犯罪团伙通常在较为隐蔽的城乡结合部或在城区选择非封闭社区、廉价出租屋等作为活动地点,且住处更换频繁。
  在管理上采用传销组织管理模式,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等级森严、单线联系,呈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内部管理实行寝室式封闭管理,每个寝室6—12人不等,有明确的每日生活作息制度、请假销假制度。
  每次外出每人身上不能带大数额现金,不准私自外出打电话。犯罪团伙头目为逃避法律制裁隐藏在幕后遥控指挥,中、小头目跨市、县组织活动,并由专人负责培训、收费、资金运转、网络维持,每个等级之间相互隔断,相互保密,单线联系,下级无法了解上级和同级的情况,上级对下级的情况则一目了然,形成多层级、跨地域、单向性的组织体系,其严密性超过传销组织。
  诈骗脚本事先拟定
  在前期侦查过程中,专案组发现,犯罪团伙通常事先拟有一定的作案计划,犯罪过程具有专业化分工、阶段性实施的特点。在诈骗犯罪实施前,团伙组织头目便将事先写好的诈骗脚本分发给各小组,脚本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可以说各种情况都考虑好应对措施。
  该犯罪团伙在实施电信诈骗活动中,有一定的组织策划和内部分工,事先策划,男女搭配,最大程度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比如文字能力较强的负责文字聊天引诱受害人上钩;形象较好、撒谎、“演戏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经验,善于“见风使舵”的女性成员则负责语音、视频聊天。
  整个行骗过程需要多人分工配合才能完成。为了取得受骗人的信任,一般这些犯罪团伙会以组团的形式集体诈骗,会让其他人员以父母、长辈的身份与受骗者联系,博取对方的信任。这种诈骗手法所用时间较长,一般一周到几个月。在此期间小组成员都会处于一种高强度工作状况,用一排手机与多个“网友”聊天,如果没有人联系,就会继续注册账号,发布虚假信息,并且以各种理由拒绝与被骗者见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