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火箭爆炸殃及中国上市公司 海外并购失败个案增加
信威集团9月2日宣布紧急停牌,当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有权选择终止协议,双方也可以就兼并对价和其他交易条款的调整另行展开谈判”,同时强调不会对其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对拟收购SCC公司无本质影响。
信威集团表示,根据兼并协议的约定,SCC公司成功发射Amos-6卫星并完成其在轨测试系本次兼并交易的交割条件之一。若该交割条件不能被满足或豁免,信威集团有权利选择终止协议。信威集团与SCC公司将共同就Amos-6卫星的损失对SCC公司的影响以及本次兼并的影响进行评估,并进行洽谈和磋商。公司股票9月5日复牌。
海外并购失败个案增加
规避风险的条款,让信威集团暂时躲过一劫。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加速推进,让交易遭遇“黑天鹅事件”的情况陡然增加。
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今年前六个月,中国企业并购活动创新纪录,交易金额增长至4125亿美元,交易数量及金额较2015年下半年分别上升了13%及8%。新纪录主要由海外并购交易带动。今年前六个月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增长近三倍至1340亿美元,超过前两年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总和。其中,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 (Syngenta) 是目前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
当横空出世的中国企业频频提出海外要约收购时,面临各种监管导致最终收购失败的个案也不断增加。
2016年1月22日,美国政府否决中资收购飞利浦在美芯片和车灯公司;2月,华润集团子公司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也因担心无法通过美审查而被拒绝;同月,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介入,紫光股份(63.230, 0.05, 0.08%)终止收购西部数据;5月30日,中联重科放弃收购美国机械巨头特雷克斯公司;6月1日,鉴于纽约严格的监管规定,安邦保险集团取消收购美国信保人寿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