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球科技:信披处于失控状态 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7月28日,张琲控制下的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瑞莱嘉誉”)向慧球科技发出通知称,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1973.96万股,持股比例为4.999978%,要求慧球科技发布相关权益变动报告书。但公司一直未予以披露。对于不予披露的原因,慧球科技给出了法律意见书,称未满5%股份,依法可以不予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瑞莱嘉誉持股数量已超过公司股东吴鸣霄,成为第一大股东。根据慧球科技7月19日晚发布的公告,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共持有公司1.8%股份。也就是说,截至7月28日,瑞莱嘉誉、吴鸣霄、顾国平分别持有公司4.4999978%股份、3.55%股份、1.8%股份。但蹊跷的是,公司认定的实际控制人却是顾国平。慧球科技给出的解释是,顾国平在公司董事会中仍控制全部五个席位,对公司决策形成实质性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瑞莱嘉誉选择持续增持。8月11日至17日,瑞莱嘉誉又增持了2.5%股份,总计持有慧球科技7.5%股权。而慧球科技在2015年12月份曾称,公司股权分散,顾国平持股8.79%被认定为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在持股达到4.4999978%之后,8月9日,瑞莱嘉誉表示,将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整合优质资产,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未来12个月将视情况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对上市公司主营做重大调整,同时对公司进行重组。不过仅过一日,8月10日,瑞莱嘉誉又称,没有变更公司主营业务以及重组上市公司和董事会的计划。短短一日,瑞莱嘉誉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令市场费解。有市场人士质疑,顾国平、张琲以及传言中的实际控制人鲜言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重组“流产”
要理清这其中的人物关系,还需翻翻慧球科技的旧账。
2014年7月,重组后的北生药业发布定增方案,向顾国平、许广跃等9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44亿股,发行价格为3.65元/股。其中,顾国平拟认购约1.94亿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如果此次非公开发行顺利实施,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上市公司28.17%股份,顾国平将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不过,此次定增以失败而告终。2015年8月,证监会公告北生药业的定增方案未获通过。不予通过的理由主要包括:非公开发行预案中未明确披露用于补充智慧城市营运资金的具体项目和对应金额,相关项目均在审议本次非公开发行预案的临时股东大会后签署,信息披露不规范。此前,上交所已在问询函中指出,公司智慧城市的合同绝大部分尚在前期筹备或执行过程中,未有实际投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