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旗下公司等9家企业环境污染违法被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船绿洲位于南京雨花台区板桥街道新建社区,与新建的社区小盛店村仅一墙之隔。今年7月,有市民反映,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市民生活。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问题南京办理情况(2016.8.1)》,7月25日,南京市雨花台区环保局来到中船绿洲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喷丸车间粉尘吸收装置未正常运行;锚绞机喷漆点无VOC治理设施,有机废气直接排放。7月27日,雨花台区环保局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雨环罚告字〔2016〕103号),责令其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并拟进行罚款。
据中船绿洲官网显示,该公司前身为南京绿洲机器厂,创建于1958年,2005年与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镇江船舶辅机厂重组改制,成立有限公司,目前为中船集团旗下子公司,业务产品包括船用产品、陆用产品和海洋工程产品的三大产品体系,其中,船用产品为主导产品。
船舶制造环保压力大
对于中船绿洲所在的船舶制造行业而言,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212万载重吨,到了2010年,造船完工量达到6560万载重吨,跃居世界第一,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但是,随着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环保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船舶制造业带来的环保压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一,船舶制造业是重工和装备制造产业,能源消耗高;其二,船舶制造企业多在港口,对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结合部的多样性自然生态也造成压力。
而且,船舶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废料、废气、废水的排放,对环保造成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所以,现在的船舶制造业需要升级换代。
但另一方面,2011年后,全球航运市场急剧下滑。有数据显示,至2015年11月底,我国承接新船订单23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9.1%,手持船舶订单1293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1%。
曹和平教授认为,目前全球贸易低迷,对远洋贸易的船舶需求也低迷,船舶运货低迷,船舶生产的存货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而如果在政府不配合、不扶持的条件下,要求企业进行更新改造,增加环保投入,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结果就会让这个行业遭到更大的压力。
但是,曹和平教授称,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三降”、“三去”政策需要船舶制造工业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进行优化升级,让企业的环境更友好,盈利能力更强,也使得企业的体制更健康,产业链整合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