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势翔重仓*欣泰惨遭清盘 因举牌未能卖出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发布时间:2016-08-20 08:16:57
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2013年和2014年,创势翔旗下的产品创势翔1号曾连续两年位列股票策略类的收益率榜首,并号称“打破冠军魔咒”。然而如今再度陷入魔咒的泥淖。
业内人士认为,创势翔要东山再起,道路艰难。“这次事件对他们口碑伤害会很大,对渠道的客户伤害更大,短期可能很难再找到渠道发产品。”2007年的私募冠军新价值投资,曾在2010年一口气发行20只产品,但是在2011年因风格过于激进,遭遇业绩滑铁卢,多只产品净值腰斩,2011年-2012年仅发行2只产品。直到2014年再度做出骄人的业绩并引发关注,从2014年至今已发行31只产品。
多位专业人士建议,在挑选私募时,不应被冠军产品的业绩光环吸引,而是应当观察其产品整体的业绩,不应只看一年的收益,而应该看长期的投资业绩。没有长期业绩的私募,应谨慎考察。以某股份制银行的私人银行白名单为例,其要求私募必须有连续3年管理10亿元以上规模资金的记录。而某知名券商PB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一般要求有3年的公开业绩,研究员还会做业绩归因分析,并且结合投资经理的从业经验和观点策略进行研究。“一家私募从尽调到发行产品周期长达半年。”该人士介绍。
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代销渠道时,还应该考虑代销渠道的风格。“通常来说,券商渠道的代销在零售部门,背负了经纪任务,尤其在熊市时会多发行一些短线交易多、量化交易多的私募产品。”一位代销人士透露,“银行的私行部门则更加保守,一般挑选的都是投资风格稳健的大型私募。独立第三方机构的项目储备更多,而且从尽调速度到发行产品速度很快,通常几周就能搞定,所以代销的私募产品风格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