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球科技联手史上最牛证代之谜:严对“野蛮人”举牌
而在最新的详式权益变动书中,瑞莱嘉誉增持上述股票分为三个阶段,其中7月21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购入1100万股,7月22日再买入873.95万股,以及7月28日通过集合竞价买入9600万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25日,瑞莱嘉誉通过集合竞价卖出了9500股。
对此,上述慧球科技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瑞莱嘉誉增持的这些股票明显是经过严密计算的,且期间有买有卖,由此可见是资本市场的老手。
与之相对应的是,瑞莱嘉誉在上述详式权益变动书表示,未来12个月内还将择机增持慧球科技若干股份,且增持比例不少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由此,上述慧球科技高管表示,公司并不认为瑞莱嘉誉增持的目的是为了看好公司未来前景,而更可能在于“野蛮人”敲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获取。
“我们不反对阳光举牌行为,但对瑞莱嘉誉的举牌方式不太认同。”上述高管说。
也因此,在对是否该披露瑞莱嘉誉增持行为时,慧球科技董事会还特意召开会议,并以1票同意,1票反对,2票弃权以及1票延期表决否决了披露议案。
不过,慧球科技董事会的这一行为再次遭到上交所的问询,希望其解释该次会议的合理性。上交所还解释称,尽管瑞莱嘉誉持股比例未达5%,但根据该所《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十六条的规定(即:本指引所称达到1%、2%、5%、30%、50%等具体持股比例的“达到”,实践中的取值范围为该持股比例的前后一手),瑞莱嘉誉已经达到相关规定的信批要求。
上述接近慧球科技的人士对此表示,实际上市公司对上交所的这一解释不太认同,而在与专业法律机构沟通后,后者认为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角度来看,并未对5%举牌线的前后取值范围有规定,因此也有理由坚持原有不进行披露的观点。
“事实上,瑞莱嘉誉的那篇《详式权益变动书》公告并非慧球科技发出的,而是上交所主动发的。在此之前,回复8月2日上交所的那封问询函也早就拟好,但因为若干内容与交易所未达成共识,才一直拖着。”上述接近慧球科技的人士透露。
(编辑:罗诺,邮箱:robin_1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