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监管严控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融资总额进一步缩水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16-07-27 22:42:50

 新浪财经讯 7月27日消息,资本市场迎来全面整顿,近期,近期证监会召集保荐机构专题培训就释放了了新一轮监管信号:严控大股东借道资管计划参与定增、严防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及募投项目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等,而近期上市公司也纷纷修改募资方案,融资规模大幅“缩水”。

  募集资金用途收紧:不鼓励补充流动性资金

  募投资金的运用则是近期再融资审核的重要监管思路。

  在保荐机构专题培训上,监管层表态,不鼓励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尤其提到房地产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不得用于上述两种用途。

  监管层表示,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视为补充流动资金。在确有必要并测算合理的前提下,配股、优先股和锁三年的定价定向非公开发行可将全部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锁一年的询价非公开发行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30%;其他再融资产品均不得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之前募投资金被滥用了,这次管得严。”一家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对新浪财经透露,甚至在近期再融资审核的时候,“补充流动性资金的募投项目都不让写”。

  监管层也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应按照实际用途披露募集资金投向,不得通过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变相将募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现在也查得很严。”一家上市公司高速新浪财经,在审查本次资金募集运用方案时,还会对前次募集资金情况进行盘查。

  监管层在会上总结,前次募集资金运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前次募集资金用途大比例变更;前次募投项目进度大幅延缓;前次募投项目效益与预期相差较大;前次募投项目效益与同类非募投项目效益趋势相悖。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