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收藏

俯下身姿接地气 故宫搞好文创功夫在萌外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6-07-13 20:04:06

 前些天,朋友圈里流传着一段动画: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唱着Rap,玩着自拍,用微信、QQ等与自己后宫和大臣联络……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了故宫的守正出奇,但这更“潮”的创意还是让一众网友直呼“萌化了”。600岁的故宫,正在与互联网进一步亲密接触,不断扩展自己的影响力。

  文创产业怎么搞?故宫的做法颇有可取之处。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承载处,拥有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更难能可贵的在于,她能俯下身姿接地气,在“卖萌”与文化传承中找到契合点,激发人们的文化热情,探索出了一条文创发展的有效路径。以笔者颇爱的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为例,微信文章轻松幽默,先讲了历代瓷器的特点,教读者“以形断代”,后说到康熙时期,自然推出了这套“质地轻薄似美人、有诗有花可饮酒”的杯具。事实说明,越是温馨的、贴近百姓生活的东西,越会受欢迎。故宫文创的走红,更多功夫怕是下在了卖萌之外。

  传统文化,其幽静深邃堪比深深庭院,正是因为有最单纯、最本初的文化热爱,路过之人才愿意叩开门扉,一探究竟。以或萌或雅的方式吸引人来,只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步。而最终决定大家能在这庭院之中停留多久的,还是文化本身的魅力。因此,判断文创是否成功,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看能否将吸引人的巧妙形式与留住人的文化内核融会贯通。但就当下的一些文创产品而言,有的千篇一律、粗制滥造,一提起文创就是“杯子+图案”之类,毫无吸引力,正中朱光潜先生的批评:“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有的虽在形式上臻于精致,却徒有其表,脱离文化土壤生编乱造,为创而创、为萌而萌,甚至将恶搞等同于创意。凡此种种,无异于走歪跑偏,值得警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单凭故宫一家并不足以支撑起文创产业的繁荣,但故宫走红的案例,确可给人启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都是一种仰望的姿态,认为那可望而不可即,于是常常过而不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搞好文创,需要首先激发起人们对文化的浓厚兴趣,然后同样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保留住它。如此,人们才会在文化探索的旅程中拾级而上,走得更深、更远。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