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稀土国储议价会:收储出现困局 价格成博弈重点
发改委稀土国储议价会议召开
稀土收储现困局 价格成博弈重点
继本月7日第一批国储招标会流标后,国家正着力解决这一尴尬现状。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发改委22日举行为期两天的稀土国储商讨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包括两项议程:确定参加本年国储集团名单;对即将国储的稀土氧化物产品议价。“除了确定国储企业名单外,此次会议国储敦促六大集团尽快执行此前上报的商储计划,价格无疑成为博弈的重点,六大集团也在努力要求国储提高收购价格。”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据了解,作为国家资源保护重要战略措施,实施国家稀土战略储备制度,对有效保护稀土资源、提高中国稀土资源的保障能力和控制能力、控制国际定价权,以及改善稀土产品供求关系、规范市场运行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稀土战略储备事宜已酝酿多年。2007年,国家物资储备局储备研究所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出发展稀土储备的政策建议,直到2011年,稀土储备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国家战略储备”概念,并明确表示,要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体系,实行包括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在内的两种战略储备。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今年以来第一批稀土国储招标会议,仅有包括中铝、厦钨和以赣州稀土矿业为主体的南方稀土集团三家企业参与,因招标价格与大集团预期价位有差距,9个品种全部流标。
“第一轮国储会议因标的价格太低而流标,因此此次会议博弈的焦点也在于是否考虑适当上浮国储部分招标产品价格。”一位稀土大集团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他表示,目前稀土收储出现困局,主要来自于招标价格远远低于六大集团的生产成本。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估算,南方矿的合法和非法矿的比例约为1:1,如果按照国储目前的定价机制所定出的价格进行收储,合法的企业无法承受,国储只能为黑色产业链做嫁衣。
上述人士称,目前多数竞标方企业认为,此次会议主要稀土产品的招标价格应在之前招标价基础上浮20%-30%,并认为稀土国储招标价格应参考赣州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价格。此外,他还表示,由于国储有较长的付款周期,相应的财务成本也理应算入招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