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成中概股回归A股重要踏板
□本报记者 王荣
又一家中概股加入到回归的队伍。汽车之家4月27日传来消息,公司董事会已于4月26日成立了由三名独董组成的私有化特别委员会,以评估由公司管理层与三家业内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向董事会递交的私有化要约。
华尔街曾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提供原始资本动力,但由于巨大的资本套利空间等原因,中概股纷纷选择了回归之路。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已经有39家中概股公司宣布管理层买断股权的计划,包括奇虎360、陌陌、当当网、聚美优品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公司。
“几乎所有互联网中概股都想回到国内资本市场,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整体独立上市,但为了占坑也需要操作方式创新。”操刀某中概股回归方案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七喜控股(32.81,1.51, 4.82%)、世纪游轮(117.01, -0.39, -0.33%)借壳回归效应凸显,未来借壳或许成为主流。不过,由于借壳规定等同于IPO,私有化成功的中概股在登陆A股的方式上将花样翻新。
寻求二次转型
目前选择回归的中概股以中小互联网公司居多,大部分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前几年都或多或少面临增长的瓶颈,比如奇虎360移动端的流量增长有限,欢聚时刻音乐以外业务增长乏力,聚美优品电商渗透率瓶颈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回归A股,上述公司有望完成二次创业和转型,以避免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被淘汰。”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视频行业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拆掉VIE之后回归A股的暴风科技(71.380, 0.20, 0.28%)市值已高达200亿以上,并被打上了VR板块龙头股的标签,为新业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较而言,刚开始私有化的迅雷由于此前美国资本市场的不认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开展新业务的能力偏低。同时,其核心的加速下载技术却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