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A股超80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8位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被逮捕、拘留、判刑
2022年,A股上市公司“监狱风云”再次上演,实控人、董事长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故事可谓是“昨日把酒言欢,今朝锒铛入狱。”
野马财经根据企业公告统计,2022年共有15家上市公司的18位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等被逮捕、拘留、判刑,涉及罪名五花八门。
其中包括虚开发票罪;单位行贿罪;醉酒驾驶;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挪用资金、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串通投标罪;判合同诈骗罪;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
一位业内律师表示,随着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涉刑案件数量越来越多,且日趋复杂,呈现出涉罪种类多、涉案金额大、诉讼周期长、涉案人群广、社会影响深等特点。
除此之外,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A股市场共有超过80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仅11月就有23家上市公司被调查。
在统计的众多涉嫌违法违规事项中,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成为“重灾区”。除此之外,更有十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等高管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自然会影响公司的市场诚信与市场形象,严重一点来说,部分资本市场活动也会被暂停。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对于这些上市公司大佬的遭遇,有网友调侃道,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已经成为“高危行业”。
孔子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说的是自身德行及福报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
如今,这15家上市公司的18位高智商大佬正应验了孔子的话。本文由野马财经对大佬们的犯罪情形进行梳理回顾。
昊志机电实控人汤秀清被刑拘
2022年1月23日,昊志机电(300503.SZ)公告称,控股股东、实控人汤秀清已经被金华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来源:昊志机电公告
2022年2月16日晚间,昊志机电再次公告,公司收到汤秀清通知,其收到金华市公安局出具的《取保候审决定书》及金华市看守所出具的《释放证明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并予以释放。
2021年5月,一家名叫中源家居的上市公司和基金经理叶飞叶飞在爆料多家上市公司操控公司股价的“市值管理”时曾正面点名昊志机电,“昊志机电是吧,你就是下一个炮台。”
2021年9月底,昊志机电便对外披露,汤秀清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告知书》,汤秀清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立案调查。汤秀清在昊志机电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2021年12月29日,昊志机电再发公告称,汤秀清和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肖泳林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被金华市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75岁“燕郊首富”李福成被判刑
2022年1月28日,福成股份(600965.SH)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李福成收到《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20)冀1181刑初94号》。
根据判决书,李福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免予刑事处罚:犯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万元;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已缴纳);退缴的违法所得三千万元、行贿款六百万元,由扣押机关上缴国库。
来源:福成股份公告
对于该事件的调查进展,福成股份尚未有进一步披露。不过,2021年7月,李福成个人却曾因涉嫌短线交易而被罚。2021年6月8日,福成股份披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福成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被立案调查。
福成股份自查时表示,2018 年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福成曾为集团两名下属提供资金,控制二者账户在2月至8月间买入自家股票,累计购入514.56万股,并在6个月内又分批次卖出15.94万股,期间共获利21.33万元。据悉,李福成的操作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2021年7月6日,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对李福成作出了行政处罚:给予警告,并处以8万元罚款。不久后,2021年7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其作出了监管警示的处罚决定。
浙矿股份董事醉驾或被刑拘
2022年2月10日晚间,浙矿股份(300837.SZ)公告称,董事林海峰因醉酒驾驶,存在被进一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风险。
上述公告并未提及林海峰醉驾的具体时间、相关情况,以及是否影响正常履职等问题,只是强调:截至目前公司日常经营一切正常,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来源:浙矿股份公告
林海峰生于1980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02年,22岁的林海峰担任广州华扬机械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