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筹资额连续两年创历史高位,专精特新企业占上市新股总数比例上升
安永12月15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IPO活动明显放缓,至今共有1333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筹资1795亿美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下降45%和61%。A股和港股仍是全球IPO活动的重要地区,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球的37%和56%。A股市场一枝独秀,全球IPO数量和筹资额前两位均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谈及A股IPO市场的吸引力,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费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我们对市场的观察来看,主要驱动因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A股市场审批制度越来越规范化、效率越来越高。原先很多企业选择去海外上市,估值可能比A股低一点,但是流程时间表比较有保障。我们看到,随着审核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现在登陆A股的各项程序时间表基本比较明确,A股在这方面的优势慢慢地体现出来。”
A股筹资额连续两年创历史高位
安永报告显示,2022年A股市场预计共416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5849亿人民币,IPO数量同比下降15%,但筹资额同比增长9%,筹资额连续两年创年度历史纪录。
2022年疫情及当前经济环境下,IPO审核速度加快,为优质企业提供资金以支持其持续发展;大型IPO的A股回归也推高了筹资额;另一方面,在通道中的准IPO企业数量众多,足以支持IPO活动。
2022年,十大A股IPO共筹资1466亿人民币,占全年筹资总额的25%,同比增加5%。前十大IPO中有7家来自科创板,筹资额占前十大的39%。两家回归A股的IPO位列前两名,筹资额占前十大的57%。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内企业享受了注册制改革的红利,这两年一些企业选择回归A股。注册制改革使得发行上市更可预期,发行上市条件的制度化让企业看到在A股上市的确定性。特别是创新型科技类企业看到了在A股上市后,整体估值不错,能融到资,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就出现了这两年A股上市包括融资额都突破历史纪录的现象。
另据安永报告,2022年港股市场预计共有76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1076亿港元。与去年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下降21%和68%。下半年IPO活动有所回暖,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年的74%和84%。共有9家中概股回归港股市场,其中有4家以介绍方式上市,并未进行融资。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国华表示,虽然疫情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造成短期负面影响,IPO数量占比略有下降,但从数量和筹资额占比看,内地企业仍主导香港IPO市场。
“在过去大部分情况下,企业把A股上市作为首选,先A再H。但是最近一个多月里,我们看到去港股上市的势头在恢复,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地和我们专业机构探讨在港股上市。”费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北交所有望迎来一轮IPO热潮
安永报告显示,今年科创板全年筹资额超过主板,占比超过40%,名列筹资额首位;创业板列IPO数量第一。专精特新企业占上市新股总数比例上升,占比为历年最高。在上市新股中,专精特新企业超过百家;其中科创板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最多,占当年全部专精特新新股的38%。
“IPO行业结构发生变化,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IPO占比逐年增加。由于发展‘硬科技’企业已成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科创板、北交所服务创新企业的定位,近年来,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以及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占比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拥有核心技术的工业企业亦名列前茅,而金融行业筹资王的宝座再次被以上行业超越。”费凡说。
费凡认为,国家支持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等符合国家战略行业的IPO审批速度仍将保持高速,且A股或迎来估值修复,安永预计2023年A股IPO保持常态化高位发行。此外,先进制造业或将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亮点之一,高科技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随着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上市新的驱动因素,北交所有望迎来一轮IPO热潮。
港股市场方面,为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竞争力,港交所在今年10月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建议设置新渠道以吸引更多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并征询公众意见。
刘国华表示,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海外股市波荡可能给港股市场带来冲击,加上地缘政治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等因素会影响港股市场,但在通道中的准IPO企业数量维持高位,企业在港股市场发行和上市的意愿依旧强烈。此外,美联储的加息速度和幅度或有调整,紧缩政策也可能转向。内地房地产政策有望正面调整,香港联交所拟调整上市规则以方便“硬科技”企业上市,吸引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股估值整体处于低位,价值恢复的预期加大。这些都会利好来年的IPO活动。
搜索
复制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