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A股淘金解密:对A股配置持续提升 爱在月末买入
“A股出现恐慌性下跌时,香港市场的A股ETF经常会逆势出现大规模申购,一部分原因是A股跌得太快香港市场跟不上,基金出现溢价,套利资金就在二级市场卖空RQFII A股ETF,然后再在一级市场申购,赚取无风险收益。当然,也会有一些海外长线机构认为A股下跌过度、估值具有吸引力而入场低价吸筹。”
统计数据显示,南方富时中国A50ETF的申购和赎回,与基金的溢价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每当基金市值较净值出现溢价时,经常会出现投资者申购基金,而当基金出现折价时,则会有资金流出。
对A股看法出现改善
与此同时,当A股通过本轮反弹逐渐摆脱年初大跌阴霾时,外资流入A股仍在加速。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在分析原因时表示,对深港通等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措施的憧憬,正在吸引外资提升对A股的配置。
统计数据显示,不仅是今年2、3月份,每当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有明显进展或存在进一步开放的可能时,比如监管层每次就深港通有正面表态、A股有望纳入MSCI全球指数方面有新动向等,总能看到外资提升对A股的配置。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在沪股通开通以来进行交易的70周里,呈现净流入的有48周,其中,周累计净流入超过50亿的有18周,主要集中出现在沪股通开通初期、2015年元旦后、羊年春节前、2015年复活节后,而这些时点均伴有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速的消息传出。
如2015年元旦,当时李克强总理到深圳考察时提出了“沪港通之后应有深港通”,使得深港通将至的预期升温,在2015年元旦假期后首周,沪股通周累计使用额度达112.28亿元,较节前25亿左右的水平猛增3倍多。
在2015年3月底4月初,证监会放行公募基金投资港股和保监会放行险资投资香港创业板的消息,刺激恒指创下7年来新高,内地资金也不断南下涌港并连日用尽港股通额度。在此期间,沪股通的交投也出现放大,在4月13日至4月17日里额度累计使用了67.18亿元,且净流入趋势一直持续到5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