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权力之玺即将在香港拍卖
记者发现,近年来,也有不少皇帝印玺上拍并创高价,如,清乾隆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拍出1.61亿元,清雍正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以1.049亿港元成交,乾隆青玉螭龙玉玺成交1.018亿元,此次“敬天勤民”宝玺起拍价5000万港元,业内人士认为极有可能破亿元,对此,仇国仕说,康熙“敬天勤民”宝玺是中国文物,也是十分重要及独特的中国艺术品,对于成交额“过亿元”,我们也很期待。
印玺价值在于其承载的历史
近年来,重要的皇帝宝玺亮相拍场都能引起藏家注意,除了多个皇帝御用印玺拍出亿元外,清道光十一年(1831)白玉御制文“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2011年在保利拍得9085万元;2010年在香港苏富比,乾隆御宝题诗白玉圆玺拍得8435万元,成绩喜人。
在本次“敬天勤民”宝玺专场上,一方寿山石雕刻的康熙渊鉴斋玺,以及仅两部传世的“康熙宝薮”印谱之一,也将上拍。仇国仕认为,皇帝印玺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和价值,除了这些皇帝重要印玺能够达亿元或千万元级别,如乾隆刻了很多小印,价值并没有那么高,所以一个印玺是否取得高价,要看其历史重要性。
仇国仕告诉记者,皇帝印玺在拍场上,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是在近20年。“1998年,苏富比以15000英镑卖出清乾隆御宝‘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这个成交价跟一个普通的白玉花瓶差不多,它的价格只是它作为一件艺术品美术价值的价格,其历史价值并没有计算进去。1999年、2000年,中国买家大规模进入拍卖市场,中国艺术品价值逐渐被他们影响;2003年、2004年,中国艺术品价值开始大幅度上升,这枚乾隆御宝‘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于2010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以1.2亿港元成交,这样的涨价反映市场不同情况。”
仇国仕说,皇帝宝玺的价值来自于其承载的历史,这次上拍的宝玺不仅是康熙皇帝的重要印玺,它也代表了“君权天授”的概念。此外,现在藏玺最多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私人收藏大多在国外,此类御玺在艺术市场上拍极为少见。“这种高质量的拍品在拍场上有较强竞争力,即使在目前市场被认为疲软状态下仍不会遇挫,这种物品的价值不像瓷器或画作在于外观,其价值在于它承载的历史。”
“清三代”中康熙的文物较稀有
皇帝都有印玺,那么在清三代中,哪个皇帝的印玺拍卖最贵?仇国仕说,康熙、雍正时的印玺比乾隆少很多,乾隆做了很多印玺。在乾隆时期,其工艺品也是比前两朝多,所以乾隆时期御制品的收藏市场比较大,现在收藏家比较多的可能收藏到乾隆时期的,相对来说,康熙时期的东西比乾隆时期的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