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批操盘手再现:张少鸿轻声慢语 赵丹阳公开表示满仓
首批操盘手再现江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牛市达达的马蹄,唤醒沉睡中的A股骑士。他们曾叱咤于这片疆土,他们曾是私募教父。然而月圆月缺,有人折戟,有人入狱。时过境迁,卿本战者,待A股红了,收拾盔铠,重登台榭。
滚滚牛市,铁骑翻飞。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首批私募行迹,发现大批老派私募已身现江湖。
新中国的操盘手时代缘起于1990年两市成立。根据目前公认的说法,第一代操盘手,主要由证券公司在自己公司的“红马甲”中选拔,起步于早期国债市场,尔后在A股市场中磨炼和成长。他们是券商、上市公司、专业交易公司眼中紧俏的人才。
据业内知名私募“老狐狸”花荣创作的《操盘手》一书,90年代中国第一代操盘手们,统计在内的29人中,仅1人凯旋。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这轮牛市中,第一代操盘手们正在或低调或高调地复出,重回这片曾让他们激情燃烧的热土。
低调现身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证券、期货市场老人,提起他的名字依然很激动。
不用多说,看看他操作过的股票标的和期货品种:深发展、绿豆期货,便知道,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张少鸿,中国第一代证券、期货操盘手。他少年得志,曾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一手创建声震一时的读来读去读书社股份公司,民间称其为“张社长”,也是后来多部操盘小说及影视剧的主角原型。在投资失利而后囹圄被困数年后,而今低调现身市场。
故事要从很多年前说起。张少鸿是中原人,然而闭塞的乡土却羁绊不住一颗奔放的心。1981年,20岁的张少鸿毕业于河南省银行学校(现河南省金融管理学院),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4年后,适应不了机关生活的他毅然辞职创业。1987年,26岁的他注册了个体性质的“读来读去读书社”(简称“三读”),规定只要交10元押金、2元租金,即可成为读书社社员。
读书社一路壮大,1994年,公司注册资金从最初的10万元增至2000万元。彼时,三读公司会员数以万计,读者只需交纳820元、850元、888元不等的“押金”,就能得到一张读书卡,凭卡不仅可以免费借书一年,在三读公司旗下的任一分支机构换书阅览。更诱人的是,一年期满后,将得到1000元现金——回报率远高于银行的正常存款利息。
“借鸡生蛋”是诸多白手起家大佬的惯用手法,张少鸿也不例外。那是什么在支撑这样的高回报率?不错,背后正是张少鸿在期货、股票两市场的交易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