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弃疾“宝马雕车香满路”观中国古人的重要配饰香囊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自古以来最热闹的节日,是唐代规定唯一不宵禁的夜晚,到了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更是盛大非凡。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更多的是花灯与元宵,但《青玉案·元夕》中有两句写到了一项已被现代人遗忘的风雅,这就是“香”:“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可见其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随着人与车阵阵飘来的香气,绝大部分便是来源于古人的重要配饰——香囊。
古人生活必备
香囊又称香包、荷包、花囊、香球、香袋、佩帏、容臭。古人将他们作为配饰戴在腰间、肘后,拴在扇子下,清风徐来透出阵阵异香;或是作为装饰物挂在床头、案边,《孔雀东南飞》中就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故宫的皇帝居所养心殿也多挂有此物;更有身份显贵、家里有车的大户们挂在车辇上,《杜阳杂编》记载:“咸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宝步辇,四面缀五色香囊。囊中贮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由皇室到平民,千年来风靡不断。
象牙、黄杨木、刺绣、金累丝嵌宝……
琳琅满目的各式古代香囊
虽然我们在古画、古装剧最常见的是绸缎、布质的香囊,但古人们对这种又显身份又实用的配饰,可以说是“玩出花”了。 其中,镂雕玉香囊因其材质名贵、工艺复杂而独树一帜,在头顶开合或两半合扣,中填香丸或鲜花。
香囊里应该装什么?
说到香囊的实用价值,就不得不提中国的传统香文化。古人将诸般天然香材按“君臣佐使”的中医组方原则配伍,手工制作成复合香品,这一过程被称为“合香”。将合好的药材、香丸置于香囊中,有着提神、驱虫、香身、辟邪的功效。乾隆就发布过“每年五月初一,挂五毒荷包”的谕旨。名医华佗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室内,净化空气。
常用的香方有:
装苍术、白芷、川芎、羌活、独活、樟脑等,可防蚊虫叮咬,气味辛燥雄厚,持续时间长。
装雄黄、雌黄、麝香、冰片、苍术、丁香、川芎等,可防毒蛇,香气绵长,穿透力强。
装藿香、佩兰、白芷、砂仁、石菖蒲、苍术、艾叶等,气味芳香,可避邪化浊。但持续时间短,需十天更换一次。
香囊在当代如何用?
今天, 玉雕师根据现代人的审美与使用习惯,对传统香囊做出改良。
不仅工艺更加精湛,外形也更加小巧轻盈,图案雕琢富有设计感,与现代服饰、家居环境融合度极高:可以做毛衣链搭配日常服装,可以在穿旗袍或汉服时做压襟,或是挂在书房、卧室,让幽香都过玲珑的美玉,穆穆古风,典雅尊贵。
在此,小编额外推荐一种挂法:与壁灯结合。
请看上图中的这只香囊 ↑ 。它均匀掏空成香囊,顶部可打开取放香料。透光照之,莹透之态让人称绝。可谓“薄遏片刻铢,轻于举鸿毛,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正面浅浮雕抽象观音,正襟危坐;背面镂空雕刻六字箴言,配合光影效果惊艳。
如果居所中有这样的中式壁灯,就可以将香囊挂在灯前。想象一下:六字真言透光后呈现环绕在观音周身的梦幻效果,玲珑剔透、极具意境,空气中更有一缕似檀非麝的清芳缭绕;若走廊中有成组壁灯,可分别悬挂同系列、不同款香囊,整体效果和谐统一,细看却各具匠心。
更妙的是作为车挂,置于爱车之中,既能掩盖住车厢里的异味,让人神清气爽,又远离了那些对人体有害、化学合成的空气清新剂。虽无良驹、却有“宝马”,岂不正是稼轩词中“香满路”的美妙意境吗?(当然香囊们也不排斥奥迪、奔驰、保时捷)
其实在古代,作为贴身之物,香囊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定情”。三国魏繁钦《定情》诗所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宋秦观《满庭芳》词云:“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不知诗经中的少女吟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时,她思慕的男子是否就在衣襟上系着她赠与的香囊?
点 ↓ 击 ↓ 下 ↓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