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ST保千里19跌停坠深渊 监管补漏个股质押风险

来源:新浪综合  发布时间:2018-01-25 19:11:28

  “质押率通常要比原本市值打折扣,而如果按照质押融资的常规约定,这些质押盘其实已经触及警戒线和平仓线,诱发爆仓。”1月24日,一位接近保千里的券商人士表示,“但目前状态一方面是股份被司法冻结了,无法执行,另一方面股票不断下跌,不具备处置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甚至有两笔股权质押发生在ST保千里去年7月份停牌之后,融资方和质押方机构分别是华融证券和湘财证券。

  无独有偶,像ST保千里有着庞大“质押盘”的公司,还包括日前连续出现16个跌停的ST信通。Wind数据显示,仅2016年以来发生且未到期的ST信通质押股数合计就达1.3亿股,超过总股本的20%。

  更受市场关注的还有复牌的乐视网,经过长达9个月的停牌和乐视系的资金链断裂后,市场对股价大概率发生连续“撞击”跌停板的现象亦有预期。另据Wind显示其股权质押总量达14.01亿股,占自由流通股的比例高达55.15%,如此规模的质押盘在连续跌停的风险预期下也显得摇摇欲坠。

  分析人士认为,近来股权质押风险的抬头绝非偶然,与2015年的“千股跌停”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有所不同,此次质押风险更多暴露在个别股票上,其发生原因与市场资金交易偏好的转变有关。

  “之前是整个市场都在跌,这次这些个股暴跌的原因更多是资金流向了蓝筹股、白马股,而一些高估值股票则受到了冷落,进而让一部分‘现出原形’的股票出现了暴跌甚至爆仓的问题。”上述券商资管子公司副总指出。

  全面“补漏”仍待协作监管

  在近期频繁出现个股下跌背后的股权质押风险背后,监管层也在为这一活动进行补漏。

  1月12日,中证协、交易所出台新的质押式回购交易监管规则,并对参与这一业务资金的融入、融出方强化门槛要求。

  例如,新规明确提出,券商的大集合(公募集合资管计划)不得作为资金融出方,同时资金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

  “这样安排是要提高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让公募形式的资金远离这一风险。”1月24日,中银律师事务所一位证券律师解读表示,“同时也是在贯彻投资端的降杠杆,既不给私募基金等交易盘以股权质押方式来放大交易杠杆的机会,也能够引导这类业务资金更多用于实体经济。”

  1月24日,亦有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企业融资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约束主要针对质押式回购,而有大部分股权质押活动并非在这一系统内发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