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大克鼎:290字铭文的文物记忆
来源:新浪收藏 发布时间:2018-01-23 19:11:20
这件作品对光线和保存环境要求极高,能从南宋完好地留存至今,很有可能是在作品刚完成就被装裱,并且当时和后来的历代收藏者都对它的保存环境做了防潮、防霉变和防虫害等处理。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作品中翠鸟、燕子和蜻蜓都是单独一只,据专家们推测,珍藏在上海博物馆的这件作品并非是一件完整的缂丝作品,很可能是从原件上裁剪下来的部分。
[易烊千玺讲述以“礼”治国:两次出土的大克鼎]
大克鼎
大克鼎出自西周晚期,周代时在祭祀中用鼎盛放牛羊猪肉作为祭祀品,渐而鼎成为了国家重器,也成为了王权、统治权的象征。
大克鼎在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县窖藏出土,同时出土的有小克鼎(7个一组的列鼎)、钟等器,现分散在世界各地。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大克鼎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壁内有290 个字铭文,记录了鼎的主人是一位西周的膳夫(宫廷厨师长),名叫“克”,铭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克的祖父功绩的追述,二为周王对克赏赐的记载,包括赏赐的礼服及大量土地、人民。
7个一组的列鼎
当时只有诸侯才能享用7个鼎,所以这位名叫克的膳夫,可以确认在当时极受周王重用,是一位权重一时的重臣。而易烊千玺演绎的“前世传奇”中,也述说了克不费一兵一卒,仅凭“一块祭肉”便平定内乱的事迹。
易烊千玺
大克鼎铭文290字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表示,大克鼎的铭文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依据。其中铭文记载的周王对克的赏赐,也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及管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
而这些铭文书法字迹非常规整有力,在清末受到了很大的推崇,也对后来书法篆刻艺术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