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涌入区块链概念风险积聚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表示,上市公司“贴热点”,往往会导致热点股上涨快、下跌也快,投资者盲目投资有可能形成较大损失。
“当时被介绍入市时,买入价是每个天空币300元,介绍人一直鼓吹至少能涨到800元,但现在跌到了200多元。”1月中旬,一位刚买入天空币的孙小姐说。
“地下”炒币都有哪些招?
在资本市场炒作区块链概念的同时,“庄家”的“手”也伸向了应用这一技术的各种虚拟货币。场外交易、到国外设立交易平台、变相ICO等成为主要的幕后推手。
为防范炒作虚拟货币带来的金融风向,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已联合叫停ICO(首次代币发行),国内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陆续关停。随后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开始转入“地下”,场外交易大量出现。一些从事虚拟货币交易的QQ群、微信群应运而生,这种场外交易虽然相对便捷,但也存在欺诈风险。
国内ICO被叫停后,一些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将眼光瞄向日本、英国、韩国、新加坡等监管相对宽松的国家,通过在海外注册公司,搭建服务器,将业务向境外转移,国内一些投资者也参与其中。
一些注册在海外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还推出“币币交易”方式,国内投资者先用人民币在场外私下购买比特币、泰达币等通用货币,再以此兑换成其他“虚拟货币”。
近日,服务器在境外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币安”宣布其全球注册用户超过500万人,投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一些互联网公司推出变相ICO项目,如迅雷的“玩客币”、暴风影音的“暴风播控云”、人人网推出的“人人坊”等。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指出以发行迅雷“链克”(原名“玩客币”)为代表,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变相ICO,存在风险隐患。
对金融体系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