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半年线反击战:巨震真成风格转换契机?
原来合格投资者的门槛是: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这意味着,对私募行业合格投资者的认定上,资产门槛从300万元直接提升到500万元,导致具备资格的投资者数量明显减少。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对私募行业的影响,也可能不是想象中那般大。一个原因是合格投资者收入门槛要求从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有所下降,变为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但须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
另外,由于实行新老划断,允许存量产品自然存续到期,即实行“资产到期”。过渡期内,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不符合本意见规定资管产品的净认购规模,即发行新产品应符合《指导意见》的规定,为确保存量资管产品流动性和市场稳定、且在存量产品规模内的除外。过渡期为《指导意见》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按照《指导意见》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续期违反本意见规定的资管。
对于其他机构的资管业务,总体思路也是降杠杆,穿透式监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平安证券对此政策发表观点认为,综合来看,权益市场率先进入严监管时代,资产定价的调整较为充分,后续新政压力低于房地产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并且收益率表现优于其他大类资产,存量流动性占优格局持续。
另外,周末还有一条消息则是,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亮相。
不过有专家认为,国有资本划转社保,相较此前就已实施的国有股转持政策,执行对象范围上有所扩大,对股市没有负面冲击,不要自己吓自己,对此,时报君昨晚发的文章已有相关解读(详见:国资划转社保又要冲击A股?意义重大一箭三雕,对股市没啥影响,正确解读看这里)。
风格再次进行转换?
早盘创业板指数一度跌势惨烈,但临近上午收盘又翻红,与此同时,上证指数等主要大盘指数却仍旧下跌,是否透露出风格转换的迹象?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白马股一直是市场的主角,涨时势头凌厉,跌时相对抗跌,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市值股表现非常惨淡,总体来看,不光是创业板股票,整个市场的小市值股票表现都较差。
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白马股体现出相对较好的持续成长性,小盘新股扩容压力外,基金、QFII等各类机构对白马股的抱团取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何时结束抱团取暖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另外,机构对于白马股的态度究竟如何?近期陆股通资金的动向或许能提供一定参考,这类资金一定程度也可以代表外资对于A股白马品种的态度,此前一直也是买入白马股的主力之一:
对于贵州茅台(679.150, -11.10, -1.61%),上周五陆股通净卖出11.29亿元,创下该资金今年以来最大净流出额。而在其股价突破600元后,总体以净流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