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真实食物链:层层分包 多数投资人苦熬
一级分销商只是有权利购买相应的股份,但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就会自己作有限合伙人(LP),再到市场上募集资金作一般合伙人(GP)。而寻找到的GP可能也没办法提供所有的全部资金,就会继续到市场上募资,相当于成了二级分销商。如此递推。到后来已经分不清层级了,反正拿着股份就好。

一级分销商拿到的股份最多也最便宜,将来获利也最丰厚。越往下,拿到的股份价格越高,利润空间越小。
一般中概股回归私募股权产品期限比较长,很难等到最终上市变现,所以中途转让股份的情况很多。
江南嘉捷公告显示,奇虎360借壳后有33个有限合伙企业股东。这些合伙企业绝大多数在2015-2017年间进行过合伙人变更,也就是股份转让。有些还变更过不止一次。
而像章浩所在的这样的小型私募机构不可能将募集的资金都投到一个中概股股票中,而是投资于多个。这样虽然分散了风险,但收益率也会下降。比如章浩接手的这家上市无望中概股,已经被“套” 了近一年。
中概股“陷阱”
“我们公司还算认真做事的,说的是投资中概股,募集了钱就真的投了。我知道有些机构的中概股投资产品募资之后挪作他用的。”章浩透露。
一家美股上市公司的高管此前曾表示,他在参加公开活动时,总会有一些私募机构前来交换名片,打听公司是否有回归A股的计划。目前市场上中概股回归的产品是通过私募机构发售,而其中有些产品的可靠性存疑。如果投资者购买了此类产品,亏损的概率很大。
例如此前市场上曾有一款名为“基岩普方达价值回归二期”的私募产品,资金投向爱康国宾私有化。但是爱康国宾随后出面辟谣,称该公司没有发行过与爱康国宾私有化有关的私募产品。
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登录“金斧子”网站,仍能找到一款成立于2015年11月的“天成鸿志中概股回归一期私募投资基金”,还能在线预约。但有消息称,该产品已经结束了。
某外资投行人士分析,奇虎360借壳江南嘉捷只是个案,中概股回归的大门还很难说已经全面打开。证监会明确表示“支持境外市场上市的优质中资企业回到境内市场进行并购重组”,明确所谓“优质中资企业”是指“符合国家战略方向、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由此分析,符合‘优质企业’定义的中概股不多,能够借的‘壳’也非常有限,可以说是一事一议的特例。‘壳资源’很难再像过去一样有价值。中概股回归仍旧很艰难。”该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