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9个涨停的江南嘉捷 遭前任小股东实名举报

2017年6月12日,江南嘉捷停牌,在次日宣布有重大重组事项。9月12日其发布公告称,本次交易标的的资产初步确定为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的公司。11月2日午夜,江南嘉捷发布重组草案,披露360借壳事宜。
股东大规模质押股票融资,钱去了哪里?
前述举报人提及,从360宣布私有化协议获得股东批准之后,这只“360借壳概念股”的重要股东就频繁质押股票融资。
从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短短一年多时间,金祖铭、金志峰、吴炯等3名股东合计将所持江南嘉捷的股份质押了6次。
其中,股东吴炯在2016年10月19日质押679万股(已解押);股东金志峰在2017年4月6日和5月12日,以及2016年6月1日分别质押了2550万股和1115万股、1034万股;股东金祖铭在2017年6月26日质押了880万股;而吴炯则在上次股票质押到期之日前的2017年10月11日又质押了858万股。

截止2017年11月16日,以上重要股东共结余质押5403万股。
那他们到底用这些股份融到了多少钱呢?
北京一家券商人士李毅飞对野马财经称,根据企业的资质和不同企业及行业的不同,一般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最高能到6折,低的3折也有。通常业绩较佳的主板公司质押率较高,中小板、创业板的质押率较低。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而对于江南嘉捷这种主板公司,李毅飞推断,拿到5折左右的质押率不成问题。以质押日前1个交易日收盘价的五折对各股东质押股票数进行模拟计算,金志峰融资约2亿,金祖铭和吴炯各融资约3000多万,合计可达约2.7亿元。
根据江南嘉捷2014年到2016年年报,该公司每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1亿元和1.4亿元。相较而言,江南嘉捷的股东们近期通过股权质押融资,就可以轻松超过这几年的净利润。
可这融来的钱都去哪儿了呢?
江南嘉捷公布的质押融资公告称,股东金志峰和金祖铭进行的股票质押融资都主要用于个人资金周转需要。而吴炯的融资用途公告中并未写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