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准入新政:哪家银行外资持股率先突破20%
银行业准入新政出炉,哪家银行的外资持股会率先突破20%?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来源:澎湃新闻
约束外资机构持股中资银行的监管红线迎来突破。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上表示,为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部署,中方决定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单个境外金融机构持股中资金融机构不得超过20%这一红线,源于2003年银监会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随后,多家外资机构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中资银行,而在持股比例上继续放开、给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松绑的呼声也不断出现。2007年举行的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提及,中国银监会正就外资参与中国银行(3.870,-0.05, -1.28%)业进行科学性研究,并在2008年年底前就外资持股比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不过,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金告急的欧美大行纷纷套现退出,近些年,随着部分外资机构开始清仓股份制银行(花旗退出广发银行、恒生退出兴业银行(16.950, -0.10,-0.59%)、西班牙对外银行退出中信银行(6.120, -0.06, -0.97%)),对放松外资持股比例的讨论逐渐平息。
目前,在已经登陆A股的25家上市银行中,只有华侨银行在宁波银行(16.900, -0.12,-0.71%)的持股达到了20%。不过,另有三家银行的第一大单一股东是境外机构。
其中,华侨银行将持有宁波银行18.58%股份,加上其一致行动人华侨银行QFII持有的1.42%,华侨银行合计持有宁波银行20.00%的股份,与第一大单一股东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相同。
此外,作为交行上市的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持有交行19.03%股份,是仅次于财政部(持股26.53%)的第二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6月获批的交通银行(6.110, -0.06, -0.97%)深化改革方案在股权结构方面就曾提出,交行要“坚持国有控股地位,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引入民营资本,积极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
交行董事长牛锡明随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探索加强与汇丰的全球战略合作,其中有可能涉及股权比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