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险、内房股高位回吐 七大原因致港股急速下跌
新浪港股讯 11月6日消息,港股开盘后迅速走低,恒生指数(28596.8, -6.81, -0.02%)最新跌1.5%,报28166.45点;国企指数跌超2%,报11389.82点。大市一小时即成交376.8亿港元。
据新浪港股综合市场消息,分析港股大跌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泰航空(13, -0.20, -1.51%)大跌引发获利盘恐慌抛售。国泰航空遭建滔化工(47.85,0.00, 0.00%)减持全部所有股份,卡塔尔航空公司接盘,国泰航空今早一度跌超5%。港股近期在28000点上方高位调整,多日未能冲破前期新高。个股利空容易引发整体性的获利抛售。
二、内险股高位回吐。上周三内险股集体暴涨,短期明显超买,此后小幅回调,今天集体回调,中国太保(37.75, -0.80, -2.08%)、中国人寿(26.95, -0.30, -1.10%)跌3%,中国平安(70.8, 0.10, 0.14%)跌1.5%。内险股在恒指、国指所占比重均不低,拖累指数下行。内房股也大跌,融创中国(34.55, -2.55, -6.87%)跌6%,保利置业、中国恒大(28.25, -0.95, -3.25%)跌超3%。
消息面上,以下四个消息,可能是港股今天利空因素:
三、本周六(11月4日),央行官网刊发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撰写的题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文章,再度发出警告,中国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需同时防止“黑天鹅”事件与“灰犀牛”风险发生。
周小川在文中指出,总体看中国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