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股价创新高 转型提升保险业务“含金量”
事实上,中国人寿从去年便加大转型力度,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2016年,该公司期交实现自上市以来首次超过趸交保费,首年期交、10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分别达到939.5亿元、513.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1倍和2.7倍。
其中,首年期交保费占长险首年保费的56.3%,占比较2012年提高20个百分点;10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54.7%,占比较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坚守保险保障本源、‘保险姓保’总体方向,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交费结构。”林岱仁解释道。
为了避免短期期交占比过多、出现续期保费负增长的现象,中国人寿也调整期交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长期期交。林岱仁表示,今年1100亿元的期交保费中,十年期以上的期交达到了600多亿元,占比超过50%。
整体业务结构向好的另一大动力,则是该公司坚持的“强队伍”战略。林岱仁表示,具体操作为“扩量提质”,扩量就是扩充总量,提质就是整个队伍的素质要提高。
林岱仁举例,2003年上市时,该公司销售队伍有60多万人,到2013年还是60多万人,造成了业务多年徘徊不前。扩量战略下,2014年、2015年,该数据翻了一番多,同时也带动了业务的快速发展。
“强队伍”战略成效明显。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人寿个险销售队伍规模达163.5万人,银保渠道销售人员达28.9万人,团险渠道销售人员达10.1万人。其中,个险渠道季均有效人力较2016年底增长36.94%;银保渠道保险规划师队伍月均举绩人力同比增长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