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京东方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量产 打破韩企垄断格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27 20:37:12

 中企破局韩国 柔性OLED面板垄断

  记者 王珍

  10月26日,京东方(BOE)成都6代柔性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面板生产线量产。这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量产的6代柔性OLED面板线,打破了韩国企业在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格局。

  即将上市的苹果IPhone X带来了柔性OLED屏的热潮,但也分薄了目前有限的柔性屏资源。从短期看,尽管中国新增了多家供应商,但全球柔性OLED屏仍然供不应求。

  不过,到2020年全球将新增10多条6代OLED面板生产线,长期有供过于求的隐忧。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三合一”等新形态的移动终端产品,才会刺激新的需求。

  中韩争霸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告诉第一财经,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成都6代OLED线10月26日量产,计划明年满产,满产的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张基板(1850mm×1500mm)。

  奥维云网分析师宋宇认为,当前韩厂几乎占据全部柔性OLED产能,京东方柔性OLED量产,拉开了中国企业打破韩国企业垄断地位的序幕。未来几年柔性OLED产能的增加主要来自三星和中国大陆的京东方等面板厂,到2020年,中国大陆将会成为除韩国以外OLED产能最大的地区。

  张宇认为,全球面板产业的竞争格局,将由目前“三国四地”(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较量,演变为“两强(中韩)争霸”。宋宇也说,OLED新型显示的全球竞争,开始由韩国一家独霸向中国大陆逐步倾斜。

  据了解,日本企业最早研发OLED,却曾决定全面退出,现在日本显示(JDI)、被富士康收购后的夏普又重新计划上马6代OLED面板生产线;而中国台湾则一直跟踪OLED,但迄今没有批量供货。

  而韩国三星电子大约从2000年开始做OLED,2005年开始做柔性OLED,有长达10多年的生产工艺经验积累。后起的中国企业,要实现追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据中国OLED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怡介绍,中国OLED产线建设已初具规模,逐步由技术研发向规模化生产过渡。2016年,中国大陆国产OLED面板出货量总计达600万片。3条5.5代OLED线、2条4.5代OLED线进入量产阶段,2条6代OLED线点亮(其中一条量产)。而且,中国企业正加快OLED柔性面板的布局,目前国内7条6代生产线均为柔性生产线,预计在2018年初开始逐步出货。

  不过,宋宇也冷静地指出,中国OLED产业和韩国企业无论技术还是产能上,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当前中国大陆的企业除了要快速度过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这两个基础阶段外,长远来看还要着力解决上游核心设备及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尤其是蒸镀设备还有发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陆OLED产业的发展。

  产能过剩之辩

  对于国内多条6代OLED线争相上马,有人担心,未来OLED屏的产能有过剩的隐忧。

  不过,IHS分析师吴荣兵认为,短期内,因为苹果的加入、分薄了资源,而中国新增的供应商产量爬坡还有一个过程,所以全球柔性OLED屏将供不应求。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