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遭通报批评 GQY视讯信息披露等闹剧频出
“出现最大的预告差值时,也就是1月底到2月底的这个时间段,公司停牌,所以并没有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上述接近GQY视讯人士称,“这个信披违规并未上升到处罚层面,而只是纪律处分,但仍然不可否认是违法违规行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17日起,GQY视讯便因策划重大事项开启了长达91个交易日的停牌,而直到公司致歉业绩预告有误两个工作日后的3月1日,GQY才开启交易,不过由于先前策划的重组并购遭遇终止,复牌后接连走低,最低时跌至6.67元/股。
此次处分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上述处分决定书指出,处分会将相关人员情况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闹剧频现
事实上,有关GQY视讯的“闹剧”不止于此。
2014年10月10日,GQY视讯公告曾拟以580万元购买公司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郭启寅的配偶袁向阳名下一台劳斯莱斯幻影SCAIS685车辆。
彼时GQY视讯曾解释称,公司缺少接待贵宾的专用高级车辆,收购是为了提升公司形象,满足高端客户的接待需求。
然而,彼时GQY视讯上一年(2013年)和当年净利润仅有744.66万元、1956.46万元,这意味着一旦购车完成,车辆购置花费将分别占2013年和2014年净利润的77.89%和29.65%。
该提议公开后,受到诸多质疑,随后GQY视讯在舆论压力下宣布取消购车计划,并由袁向阳将此车借予上市公司无偿使用五年。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的类似举动往往会带来投资者及市场的不信任。
“在公司经营情况并不佳的情况下,用上市公司的钱,买关联人的二手车,这种关联行为带给投资者信心层面的负面影响会大于事件本身,”一家美股公司投资者关系负责人认为,“即便最后购车动议取消,车辆免费给公司使用,但最早起的念还是被市场知道了,相应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不容易被平抑。”
无独有偶,困扰GQY视讯的还有转型阻碍。2014年期间,公司曾向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力转型,并设立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纪元),负责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先前计划,其未来五年内实现“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不低于5000台,年产值达10亿元。按照其测算,该公司2015年至2019年带给GQY视讯的利润将达数亿元,相比于GQY视讯千万级的净利润而言,这一计划看上去异常美好。
然而截至去年底,上海新纪元这家注册资本高达5000万元的机器人企业的净资产仅有887.26万元,当年亏损81.03万元。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TMT研究员认为,“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尚未成熟,这种情况下大举投入难以看到效果并不出乎意料。”
“重组没谈成,新领域的成绩也并不好看,加上被通报批评,”上述接近GQY人士坦言,“(公司)无疑是雪上加霜。”(编辑:罗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