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雄安建设全力启动 将探索形成“雄安模式”
“数字雄安”建设也获得国家政策支持。10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称,支持雄安新区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具体做法包括,搭建统一的大数据监管平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企业公示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其他政府部门实现互联共享,实现对大数据的综合分析研判。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在推进建立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和失信约束、联合惩戒机制,以及探索建立综合监管执法等方面先行先试。
另外,在9月底的一个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是信息通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全系统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信息通信业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工作。
河北副省长李谦则表示,希望工信系统优先在雄安新区开展5G、新一代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试点示范,在项目合作、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重点倾斜,共同把这座未来之城建设好。
资本对“数字雄安”建设敏感度极高。9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发布消息称,按照严控入区产业的原则,经过审核,首批获批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金融、360、奇虎、深圳光启等在新区设立48家企业。
“雄安环境项目都是好项目”
9月底,东方园林(21.300, 0.10, 0.47%)河北区域总经理胡永超第二次到雄安,考察水污染治理项目和平原造林项目。
雄安新区建设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中,第一条就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据9月20日雄安新区管委会发布的消息,雄安新区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依法依规启动秋冬季合作造林实验工作,计划造林1万亩。目前容城县内的175亩地块已作为造林实验区。
“雄安的环境项目,都是好项目。”在胡永超看来,雄安有庞大的市场,平原造林项目远远不止1万亩,“民间估测的数据是一万亩的很多倍”。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9月份河北省政府印发的《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方案》指出,要快速行动,把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区域环境清理干净,杜绝垃圾、污水入淀。
随着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水环境治理的大幕开启,很多像东方园林这样的企业奔赴雄安,希望从市场中分羹。一家近期到雄安新区的民企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期待跟政府一起做PPP项目,“在雄安竞争对手很多,竞争激烈,特别是要跟密集的央企竞争”。
“雄安新区管委会态度开放,关键是看你能把项目做成什么样子。来的人太多了。”这位负责人介绍,跟雄安当地企业一起去管委会,前后谈了约二十分钟。
10月9日,建科院发布公告称,将与远致公司、雄安集团三方共同投资成立雄安绿色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建科院公告称,三公司已于10月8日签署《设立雄安绿色发展研究有限公司合作协议》。拟设立的雄安绿色研究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雄安集团出资占股40%,远致公司出资占股36%,上市公司建科院出资占股24%。
该公司的业务定位是为绿色雄安的城市、产业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政策性的高端智库服务,经营范围为城市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模式研究和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