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安盘中打开跌停 此前已连续17日跌停
对此引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温鹏春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ST类个股行情分化的根源是风险类别不同,透明化的风险预期会导致个股出现连续下跌或暴跌。ST板块“保壳”预期在年末会出现一定程度增强,但就投资而言,投资者对待ST股不应有赌博心理,更应注重实事求是的数据分析,投资买入必须在有充分数据证明可以摘帽或大幅扭亏为盈,且无退市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一旦“踩雷”,则必然会带来巨大损失,要慎之又慎。
实控人质押尚未“爆仓”
与多数ST公司不同,\*ST中安之所以“披星戴帽”,并非因为主营业务净利润连续亏损,而是因为财务非标。今年4月\*ST中安公告称,由于公司2016年度财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则,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而今年上半年,\*ST中安净利润出现了5564万元的亏损。根据规定,若公司2017年度财报继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自2017年报披露日起暂停上市。
\*ST中安股价连续出现“一字”跌停板并被巨单封死,这让前期买入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两只社保基金及险资也深陷其中。据\*ST中安今年中报显示,中国人寿(27.750,0.01,0.04%)保险旗下的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持有1000万股,还有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持有734.99万股,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持有500.65万股。另外还有云南信托—聚利11号信托计划持有529.07万股。
\*ST中安实控人涂国身目前质押的股份存在“爆仓”风险,涂国身通过中恒汇志持有的股份中有4.67亿股处于质押状态,占中恒汇志持有股份总数的88.46%。此前\*ST中安在6月停牌的原因就是其质押股份存在平仓风险,因此筹划资产出售事宜。然而经过停牌后,\*ST中安在9月13日复牌后出现连续“一字”跌停板,在9月20日,深圳中恒汇志投资在关于对\*ST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