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电气“玩”投资背后:三年百亿目标落空
2010年前后的热水器市场,根据当时中怡康的数据,前十名品牌的零售量市场占有率合计高达83.9%,市场集中度高,而行业前五名全部被专业的燃气热水器生产企业占据,综合家电品牌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但是,热水器市场份额慢慢向综合厂商倾斜。1999年就已经有热水器产品的美的集团,在2013年开始大量引进燃气具行业技术专家,重组燃气热水器研发团队,全力扩张热水器业务。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万和在燃气热水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仍居行业第一。但美的、海尔在步步紧逼,美的已经在燃气热水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而在电热水器市场,海尔、美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分别位列第一、二位。
根据青岛海尔年报,海尔的热水器业务2013年就已实现43.53亿元收入,从体量上超越万和。美的集团2017年半年报也显示,美的热水器事业部营业收入达40多亿元,超过万和。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有业内人士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来形容万和。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综合家电厂商美的、海尔的“紧逼”下,实际上不止万和,万家乐(10.430, -0.06, -0.57%)、华帝等一众专业化品牌厂商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产业观察人士洪仕斌认为,这背后是“单项冠军”与综合品牌的对抗。他认为,大品牌在渠道覆盖率,资本的驱动力、科研创新的能力上都具有优势。
一位热水器行业人士则告诉记者,除了资金实力,更重要的是,大型综合厂商拥有专业品牌无法比拟的渠道、产品体系及品牌影响力。“美的、海尔这种全品类企业,首先体量够大,品牌影响力很强。再者,很多西部地区比较偏远的中小城镇,乃至乡村,美的、海尔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服务覆盖,而专业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在这块还是比较欠缺的。”
另外,他还告诉记者,美的、海尔目前在热水器上启动多品牌战略布局高端市场,这个布局在2017年显现效果。美的的比佛利,海尔的卡萨帝,在热水器市场的份额都有很大增长,虽然目前还没法撼动整个竞争格局,但已经对专业品牌和外资品牌产生很大冲击。
据了解,万和电气自2016年开始也大力往多元化方向拓展,设立子公司,进入净水器、空气净化器市场,今年万和电气又宣布将公司产业链延伸至空气源热泵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