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容城:这里有“雄安速度”
但这并不是全部。除了奥威路,容城新城和豪丹路也零星分布着中国黄金、中国中冶(5.120, 0.00, 0.00%)、中煤建安等企业。
当地房产租赁价格也随着这些大企业的到来水涨船高。据新区官方微信雄安发布消息,4月1日后出租的398处房屋,房租同比普遍提高了2至4倍,其中商业类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至3倍,住宅类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至4倍。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占租赁量16.3%的65家大型企业进驻容城,其租金整体高于市场价,上涨1.36至9.32倍,平均涨幅3.84倍,直接拉动了房屋租赁价格的上涨。
但有当地知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现在空置的民宅和商铺都还有很多,有些根本就租不出去,只是不可能以过去的房价出租了,但是贵了也不好往外租。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商铺外面都贴有招租的告示。
因势而动的新区人
紧邻雄安新区管委办公地奥威大厦的是一排三层商铺,囊括了餐饮、零售、酒店宾馆等商家,其中有一家叫大有经贸的公司,老板陈伟作为本地人,在新区成立后敏锐地嗅到了商机,近水楼台的他决定放弃原来的服装出口业务,着手转型,目前主要开展新区人力资源对接、辅助工商注册信息登记等业务,高铁站前花架的安置工作就是他们承接的。
身处新区核心区,陈伟见证了新区从无到有,也见证着半年来当地人心情的起伏。他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容城县城人数明显增多了,过去大街上冷冷清清,现在高峰时段会出现拥堵;餐饮业过去不温不火,现在有时候需要等位。不少外地人已经驻扎到容城,有些央企国企的人员已经展开了前期预备工作。
“商人都是来寻找商机的,目前我的平台是雄安新区接待来自全国的淘金者最多的,记录在册的有上千家企业,都想在此发展或设立公司”,陈伟说。在记者停留的一个小时里,就有两家从外地赶来的企业前来咨询。
陈伟与当地朋友的一场谈话,或许代表了当地和外来淘金者的普遍心态。陈伟劝对方不要只盯着拆迁补偿,新区的建设会带来大量机会,目前应该利用好当地人的优势,留意各种信息,积攒可用的人力资源,等新区真的开始建设了,能迅速抓住机会。
一位当地有名的五金和装修材料经销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生意反而更好了,因为央企和国企办公场所的装修工作都在开展,主要是为他们供货。
除了雄安新区规划县,容城还有一张“北方服装名城”的名片,2016年该县服装业产值达256亿元。记者在4月份探访时,有企业主向记者表示了不知如何安排的忐忑之情。此次探访,也有另一番面貌。有几家当地龙头企业门口挂上了外来企业的招牌,如澳森制衣门口挂上中国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