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拼到股市 27家上市公司云集A股(附表)
实际上,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推动我国大学产业从“校办”转向“校有”,近年新增的由最高学府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辰安科技IPO外, 更多的是由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这条资本纽带,来控股学校的所有经营性资产或参股的公司。
比如说南京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参股持有南大光电(29.190, 0.54, 1.88%)12.50%的股份,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复旦大学“最富教授”史正富旗下的同华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持有川大智胜(25.640, -0.27, -1.04%)6.97%的股权,但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在川大学习和工作多年的游志胜。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包括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突出的“中科大系”三驾马车(科大讯飞、科大国创(34.750, 0.34, 0.99%)和科大智能(25.700, 0.00, 0.00%))。
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01%、3.36%和1.90%,其中只有在科大讯飞因和管理团队结成一致行动人而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于历史原因,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还持有时代出版(14.600, -0.11,-0.75%)(600551)5.32%的股权,但不参与公司的管理。
这三家“科大系”上市公司中,除了借力语音识别和“超脑计划”走上AI峰顶的科大讯飞外,科大智能9月21日宣布拟通过定增配套募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京东锦泉,而京东锦泉的背后老板正是刘强东。主营业务为行业应用软件研发、IT解决方案及信息技术服务。近期受智能芯片和5G推广影响,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走出来的上市公司科大国创,2017年8月28日开盘至2017年9月14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达92.60%, 远高于创业板综合指数(2432.598, -4.41, -0.18%)4.88%的期间涨幅。
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