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价值雄起有新逻辑 土地储备成为重要竞争力
“后来,市场逐渐发现,要触发高负债房企的潜在风险,需要房价至少回调20%,目前业内测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既然风险大概率消除,估值也就可以给得更高。”欧阳捷说。
既看市场又看行业变化
年初开始,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就不断上涨,至今累计涨幅已达121.48%。同时,香港内房股板块估值也在快速提升,以最新收盘价计算,整体已达25.8倍市盈率。而香港非内房地产板块滚动市盈率为16.46倍。
高估值背后是内房股业绩的明显增长。2017年上半年,香港内房股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8359亿元,同比增长29.7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0.67亿元,同比增长80.72%。当期,香港非内房地产板块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3.86%和50.56%。
部分个股表现更加突出。以上半年颇为激进的融创为例,其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108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2%;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683.4%。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从大环境来看,今年以来全国楼市投资和成交情况还不错。具体到个股,龙头房企领衔的一批个股销售数据、利润水平均表现良好,成为支持相关公司股价大涨的基础。而在产业集中度迅速提升的趋势下,存活下来的优势房企有望强者恒强。
在欧阳捷看来,内房股龙头公司的业绩大涨,令市场资金意识到高杠杆运转也是一种“优势”,这样可以让企业跑得更快,业绩更好。
“香港市场内房股的估值抬升,又变相增加了A股房企龙头的吸引力,导致房地产板块短期上扬。”沪上某私募人士表示,在市场资金交流频繁的情况下,市场更多地是关注房企的销售情况、自身估值以及增长潜力,至于在哪上市并不那么重要。
土地储备成为重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