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投融资创新通途在哪里?PPP模式将成主流
一方面是巨大的融资需求,一方面又面临当地经济基础薄弱、金融发展水平低且环境风险敞口较大等多方面挑战,这就需要借助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体现在具体的金融服务模式上。”
目前,金融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创新的服务模式,比如三地已在探索信贷、信托、基金等不同的发展模式,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京津冀城际铁路发展基金、曹妃甸投资基金等不同的基金品种。中国银行(4.060, 0.00, 0.00%)北京分行、华夏银行(9.330, 0.00, 0.00%)、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也都有具体的服务落地。
在专家和企业家看来,促进雄安新区建设融资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项目总监孙轶颋在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现有的投融资模式之后,提出了对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投融资的9条启示,其中排在第一条的就是“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据孙轶颋介绍,有一项权威访谈结果显示,90%的中国企业受访者将“政府强有力支持”作为绿色投资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其次才是资源稀缺或价格、能源安全、强劲的资本市场等。
业务创新丰富融资方式
在“2017金融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主任周学东提出:“在雄安新区建设中,首先应该要探索开发出‘雄安贷’、‘雄安债’等产品,其次要稳妥推动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