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香港纽约秋拍打响 中国艺术品成全球焦点
多元化当代艺术酝酿新行情
自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进入低谷后,市场多元化已经越来越丰富,9月30日开始的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品秋拍,呈献兼具亚洲及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拍品,由草间弥生作品系列、1970年代出生之中国年轻当代艺术家单元、日本战后重要先锋艺术家森田子龙的专场拍卖,及再度于秋拍推出西方当代艺术作品组成。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蜚声国际,近年全球展览不断,其作品拍卖成交价亦屡创高峰。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全面展示艺术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创作时期、风格及主题,其中两件70年代早期作品更是难得一见。作于1972年的粉红色无限网作品《无题》标志着艺术家纽约时期的总结。创作之时,草间的艺术家密友约瑟夫·康奈尔(Joseph Cornell)刚辞世,艺术家即将踏上归国之途,是其重要转型时期的记录。估价也高达3200万到4500万港元。
《雪莉·麦克琳》(1970年)则属草间弥生仅3张“鸟笼”系列彩色作品之一(其余均为双色画),更代表其“纽约时期”开始后的首张人像画作,也是仅有的以其他女性作为绘画题材。
香港苏富比秋拍再次引入不同西方当代艺术精品,包括德国艺术家里希特《抽象画(679-2)》,以及备受亚洲藏家喜爱的艺术家乔纳斯·伍德之《法国网球公开赛1号》。
香港苏富比秋拍再次带来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作,当中包括今年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览“艺术万岁”艺术家之一的刘野。从早期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风格的直接运用,转变成2000年后期,对空间及结构的分割及组合,刘野内化了蒙德里安式的冷峻抽象,并发展出他迄今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主题树竹子。
另外,苏富比首次策划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年轻艺术家”单元,呈献刚于威尼斯双年展外围展亮相的梁远苇,以及近年备受注目的王光乐和段建宇等人作品。这批年轻艺术家成长及求学经历,决定了他们对民族历史的感触不如1960年代出生的前辈般强烈;反之,他们更在意于艺术语言的探究,以及获得更丰富的展览机会,希望从中寻求突破。
保利香港现当代艺术拍卖将呈现一个风格多变的吴冠中专题,从油彩、水粉到钢笔,见证艺术家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风格转变。《坦桑尼亚大瀑布》是吴冠中70年代作品于市场上出现的最大尺幅之作,《坦桑尼亚大瀑布》具有西方现代绘画明暗对比的表现方式和形式语言,也有中国传统的虚实相间概念,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可说是吴冠中油画融合中西形式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