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年!创纪录鱼藻纹大罐有啥惊艳
据了解,这件稀世大罐分别于1985年及1992年两度在纽约苏富比上拍。
非凡之作 惹人关注
这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通体以青花、红、黄、绿等色绘传统鱼藻纹。肩饰覆叶纹,近足处青花绘蕉叶纹,腹部以矾红彩绘八尾鲤鱼,辅以各式水草荷花。圈足内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盖周边一圈绘鱼藻纹,盖面饰璎珞八宝纹,上置火焰纹宝珠钮。其造型硕大,画风古拙,罐上鲤鱼姿态各异,以线条勾勒鱼鳞,以黑彩点睛,活灵活现,充分表达了鱼戏水草、悠然自得的意境。
五彩是由斗彩演变而来,钴蓝釉料的蓝色不再只用于勾线,而是发展成了图上颜色的一部分,在罐子上用钴蓝绘制了不少的招摇水草,正红、蓝、黄、绿、再加绘制叶茎的褐色,一起成为五彩瓷的组成部分。
明代五彩尤其是嘉靖五彩颜色饱和度格外的高,撞色特别明显,瓷器一改往日的含蓄优雅,在明代绽放出他肆意张扬的一面。这尊五彩鱼藻纹盖罐也是如此,大红配着大绿,大黄配着大蓝,明晃晃地站在那,如果不仔细留意,根本就不会发现它身上就是中国古代专门纹饰的鱼藻纹。
鱼藻纹特别显而易见是以鱼为主体,同时加以水藻映衬。早期永乐年间鱼藻纹素雅简单,一尾鱼再加四组水草,像是干净的水面游鱼浮动水草招摇;到了宣德年间,鱼藻纹的式样开始翻新,加上了荷花、莲蓬、水草,一塘池水中多有不少的居民;经过成化、正德,到了嘉靖朝之后,鱼藻纹极尽纹饰繁复,除去之前的池塘熟客们,还多了不少飘在水中各色的花瓣,一簇一簇的绿色浮萍,画面不空留白,整个池塘都被各种客人占满了,热热闹闹像是水族“大过年”一样。
这种鱼藻纹还有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叫“满池娇”。
最开始的满池娇图案仅仅指的是荷花鸳鸯纹,满池娇的图案出现得和鱼藻纹差不多时间,可是来源算大有来头。满池娇的图案来自于遥远的北方,它的前身有专家考证是来源于辽金的“春水”图。元朝定都北京之后,北方游牧民族的春季凿冰狩猎被江南的鸳鸯鹭鸶荷花代替,满池娇在元朝大面积地流行起来,瓷盘瓷瓶瓷碗上到处都是,连衣服上都不乏出现这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