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安重组告吹 大股东质押平仓风险或再现
此举也有益于*ST中安业绩稳定。公司8月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ST中安的归属净利润为亏损5564.47万元,而上年同期还盈利超过两亿元。
如果资产出售成功,2017年业绩稳定性大概率可继续维持,这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无疑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此外,大量现金补血也可以为后续资本运作提供资金。
为了变现,*ST中安可以说是掏出了家底。2017年半年报显示,*ST中安上半年期末共有投资性房地产余额19.97亿元,固定资产余额4.79亿元。但是,投资性房地产中有9.34亿元处于资产受限状态。原因在于*ST中安方面此前还将同普路的部分房产作为抵押,向中国光大银行(4.160, 0.01, 0.24%)借款6.2亿元。
近于掏出家底的买卖,怎么还没成?*ST中安方面表示:“鉴于上市公司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交易对方在谈判初始频频压价,并在款项支付、担保条款、交易周期、信息披露等方面设置苛刻条件,公司的谈判难度极大”,公告似乎在直指交易对方占其形势不利的便宜。
鉴于谈判条件的不断变化等因素,*ST中安认为难以在3个月内完成重组,但“为了化解公司资金链的可能风险,公司后续仍将继续推进相关资产出售事宜。”
质押融资已触警戒平仓线
为出售上述房产,*ST中安自6月16日起进入重大资产重组停牌阶段,加上前期筹划重大事项及因股票交易波动异常而进行的停牌,实际上从这前的6月7日起就已经开始停牌。
从大股东深圳市中恒汇志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恒汇志)的角度考虑,这一重组停牌非常“难受”。首先,*ST中安自2016年12月便停牌到今年5月31日,这期间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复牌后,按照公司事后的判定,正是由于“公司年报复核结果的不确定性”,其股价于6月2日、6月5日、6月6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