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目前央行降准已具备较好政策窗口期
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降准或成选项
经济参考报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同比涨幅均有扩大。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8月物价涨幅扩大,但未来通胀仍将维持低位水平,物价不会持续大幅攀升,物价波动对货币政策也不会构成较大影响。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变化为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提供了更大空间,降准成为可能的政策选项。
双升 物价涨幅扩大
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6.3%。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表示,CPI环比涨幅扩大主要受鸡蛋和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影响。其中,鸡蛋产量减少,价格上涨16.2%;高温多雨和强对流天气导致鲜菜储运成本增加,价格上涨8.5%;鸡肉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3.0%和1.3%,上述四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而PPI方面,同比涨幅在连续3个月保持稳定之后,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9.1%;石油加工业,上涨16.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6.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15.7%。
交通银行(6.480, 0.01, 0.15%)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上涨,是带动8月CPI上升的主要原因。夏天全国性高温和强降雨天气影响了蔬菜等农产品(9.060,0.00, 0.00%)的生产和供应,使得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鲜菜、鸡蛋等农产品价格环比、同比涨幅都显著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