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奶牛”被停产 湖北宜化新疆投资回报率蒙阴影
2016年、2017年上半年,新疆宜化分别实现净利润0.77亿元和-2.46亿元,同期湖北宜化的净利润分别为-12.49亿元和0.83亿元。
此外,在2016年年报中,新疆宜化还是湖北宜化7家子公司中最赚钱的一家。
湖北宜化认为,新疆宜化因“7·26”燃爆事故所受到的处罚,将使新疆宜化2017年减少约11亿~12亿元的收入,造成新疆宜化2017年亏损,从而影响湖北宜化2017年的经营业绩。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新疆宜化旗下的重要项目均不同程度出现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的情况。
比如其2010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15.78亿元用于“年产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20.24亿元,其余资金由公司自筹。据其当年4月发布的预案披露,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16亿元,税后利润为2.43亿元,税后投资回收期为9.32年(含建设期1.5年),这也意味着该项投资在2020年以前能全部收回投资。
2011年6月,湖北宜化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新疆宜化拟上马新疆“50万吨离子膜烧碱/6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据2013年年报披露,该项目实际投资金额为75.83亿元。其计划建成后的年均收入为56.78亿元、年均利润14.48亿元。照此推算,约5年左右即能收回投资。而据披露,该项目在2013年建成投产,也就是说按照计划到2018年就能收回投资。
据此统计,历年来湖北宜化针对新疆宜化的各项投资额度在95.77亿元,而截至2017年6月末,新疆宜化给上市公司贡献了合计约6.24亿元的净利润,占比6.52%。
显然,安全生产许可证被罚没的新疆宜化要在上述投资回收期内完全履约,几乎没有可能。
此外,“黑名单”客观上将影响新疆宜化的信贷融资,使得新疆宜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所需资金来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