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天价 不能增加收藏的乐趣
来源:新浪收藏 发布时间:2017-08-27 12:05:55
海派著名画家唐云先生并不认为自己是收藏家,但他买东西有个原则:“戒之在贪。”他有一个极浅显的比喻:“平时能背一百斤,一百二十斤还可以撑一撑,要叫我背一百五十斤,那就背不动了。”他又说:“我的藏品不少是买来玩的,有些仅出于借鉴,并无多大保存价值。”
但是当两位先生的藏品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时候,却受到了极大的追捧。观察历年来的王世襄旧藏专场可以得见,大大小小的纪录均在此间诞生,可以说“王世襄”已成为拍卖公司打“名人牌”的首选,亦是低迷时的救“市”良药。上海工美推出的唐云先生收藏专场拍卖中,即使是手炉、脚炉、拂尘、烟斗、蟋蟀缸及养金铃子的葫芦等,也以高出估价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成交。从这些文玩小摆件上,藏家感受到的是唐云先生的名士风采,以及所需具备的知识和素养,并在把玩中也体会到了原藏家的审美品味和生活趣味。这种享受岂亚于赢得了那些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的拍品?与之对比,超过自身能力的天价追逐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毁约失信造成的自我人格践踏,真是天壤之别。

拍卖是发现艺术品价格最好的方式之一,但艺术品的价格绝对不等同于艺术品的价值。一件收藏品的“灵魂”是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重要的是谁来解读,那就是能挖掘其内涵,探寻其脉络、规律,延续其生命的艺术知音,而不仅仅是在拍卖市场上出价最高的人。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