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80亿定增专户分羹近半 折扣效应助资金热情升温
按基金公司参与规模排序来看的话,认购额超过百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有三家,分别为财通基金、北信瑞丰、建信基金,其定增规模分别高达213.70亿元、122.32亿元和101.20亿元,参与次数分别达61次、30次、9次。
此外,金鹰基金、博时基金、前海开源、泰达宏利、金元顺安、民生加银、红土创新、九泰基金等基金公司参与规模也都在3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定增公司股票价格表现分化。截至8月21日,Wind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260例增发项目,实际募资总额4942亿元,发行折价率平均值为12.84%,增发上市后相对发行价平均涨幅近20%。增发股份上市后,累计87只跌破发行价,也有68只涨幅超30%,其中更有31只涨幅超50%。
对此,前述财通基金人士表示,再融资新规和减持新规出台后,最大的变化是定增投资逻辑变了。A股市场更加偏向价值,更加重视基本面,过去“炒壳”、“炒差”等高赔率的投资逻辑将受到较大冲击。
“在定增标的选择上,我们将更青睐具有内生增长能力、真正谋求战略转型的上市公司。”该人士如是说。
该人士强调,在定增标的选择上,首先向价值型的行业龙头聚焦,这部分标的契合当前整体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其次是选择核心资产优质的标的,在有些龙头可能没有那么明显的行业,评判其核心资产是否优质非常重要;第三是选择主业纯粹的标的,有些商誉膨胀、经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偏爱跨界并购等外延式发展的上市公司,外界如果很难看懂其中的逻辑,自然就少参与为妙;第四是选择业绩具有可预测性和可持续性的标的。由于定增资金的参与周期整体拉长,选择绩优标的可以提供相应的安全垫。
前述深圳基金人士则称,除了基于价值投资理念对投资标的的基本面判断,应该重视逆向投资的机会,应重点关注PB与PS比较低,收入与净利润并未大幅增长,且过去两年涨幅不大的项目。此外,破发策略也是重点的投资机会,比如跌破增发底价,而且不再修改增发底价的优质项目。
而上述泰达宏利有关负责人在行业上倾向于成长性行业,其认为定增投资属于中长期投资,尤其是减持新规后,投资期限加长,在估值相对合理的情况下投资成长性公司,可以分享每年业绩增长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