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乱象:谁在操盘我们的血汗钱?天弘基金一拖十九
另一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募基金人才荒。其一,成名基金经理创业、转型做私募、互联网金融等,其他行业从公募行业高薪挖角,优秀人才流失严重。比如,星石的江晖、尚雅的石波、泓道的孙建冬、淡水泉的赵军等均是公募出身;其二,基金从业人员的补充及成长速度跟不上基金规模增长的速度,一增一减间出现“老人”不够,每人管理产品越来越多的情况。
此外,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收益体系的错位,同样是影响后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托管费、交易费等,即基金规模,没有收益提成;基金经理的薪酬体系则以“固定公司+绩效+年终奖”最为常见,其中,绩效即指基金的收益,与规模直接关系不大。
一位基金经理向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透露,在投资者缺乏对基金主动选择能力的情况下,基金规模对渠道有着高度的依赖,因此,部分基金公司在对基金经理的激励上,不能完全地制度化,克扣、拖欠绩效、奖金的情况确有发生。
其同时强调,基金经理固定工资已然不低,因此,在“吃工资”就可以过得蛮好,努力不一定有回报的双重因素下,很多人安于现状。
回到天弘基金上来,背靠余额宝的强大渠道,截至目前,该基金管理规模14318.05亿元,已然占据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的10%以上。对于上述行业内存在的现象,天弘基金对野马财经表示,公司投研、销售等各个体系,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考核机制。
第三方理财机构格上财富研究员杨晓晴亦对野马财经分析,基金经理能力决定基金收益,影响基金规模,决定基金公司收益,基金公司收益又影响了其对基金经理的激励程度,这是一个闭环的“生态圈”。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一家公司能不能做大做强,关键还得看基金产品的收益。
其同时强调,此前一段时间余额宝收益较低,也有投资者抱怨买余额宝不划算,幸好近年来货基收益破4%,余额宝规模又迎来新的突破。
十七年硕鼠横行